第119章 119 我这是阳谋

最后帮着擦桌子擦橱柜的是沧城地区的教育局长郭长城。

他被喊过来时还有点懵,听着那边商量倒是听出来了个一二三。

这事郭长城觉得可以办。

人得研发得进步,不然只用那三八大盖就行了,哪还会有蘑菇蛋、氢/弹什么的?

军工如此,教育研发更是一回事。

“规模不用特别大,把基础的课程设置好,主要是专业课方面得有本领过硬的专家教授。”

这些专家教授负责引导,而且还要起到主导作用,要跟化肥厂、制药厂合作。

能力必须强。

季长青看了过去,“行了先别忙着擦桌子了,你过来一起说。”

一个学校的建设需要什么?

除了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那就是学校建设本身。

得有教室、宿舍和研究室。

哦,食堂也不能少。

负责授课的老师不可能太年轻,所以还得给家里人安排住的地方,那就得有教职工的家属院。

研究室需要设备,还需要水电支撑,可能还需要和水利局供电局那边协商。

另外这些课程如何设置,还得参考其他学校。

以上种种,最需要的其实是钱。

有了钱,可以引进设备,可以盖更好的教职工家属院,可以打造更为宽敞的研究室。

沧城没那么多钱。

这得找省里要。

估摸着省里头也不见得能多大方,所以还得找中央要。

“你觉得得多少?”

季长青觉得得约摸个数,太多了不合适,太少了吧又显得不郑重。

南雁思考了下,“五百万吧。”

“是不是太多了点?”仝远之前主持制药厂的建设工作,也没花太多的钱。

五百多万,再凑点钱都能再搞一个制药厂了。

“不多,有些设备是必须的,国家要是能够给时提供设备,咱不要钱也行啊。”

单纯的进行校园建设花不了那么多钱,但涉及到研究室的设备引进那就要花钱才能解决问题。

其实学校花钱的地方在于经营费用。

因为学校是投入大产出少的所在,尤其是刚办校更是如此。

水电费用,教职工的薪资,对学生的补贴,还有日常的采购,这些哪个不需要钱呢?

涉及到制药、化肥研究,那就更需要一些试剂、材料费用,这些花钱只会更多。

显然季长青对这方面还没有太多的概念。

倒是郭长城觉得南雁考虑更为周全,五百万这是一个数字,具体等审批那就另说。

能批下来最好,批不下来也尽可能的争取。

“对了,制药厂那边厂长人选还没定下来吗?”南雁记得,目前还是仝远在代为管理。

“还没说,得省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