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 92 章

夏掌柜和店小二眼睁睁看着女人抱着孩子冲下楼,又去客栈外冲到斜对面的回春堂里。

店小二甚至想喊住女人都已经来不及,他想告诉女人,对面回春堂才开几天,没有一个病人上门过,可女人冲的太快,他都来不及反应。

店小二和夏掌柜也跟了出去,看见已经进了回春堂的女子,店小二回头跟夏掌柜说,“这妇人不是京城人,昨天夜里才来客栈住下的,好像是孩子生病,娘胎里就带来的毛病,特意来京城寻名医的,是婆婆一块来的,婆婆上午就还抱着孩子出门寻医,打听哪家药堂可以治胎里来到的毛病,听闻还是个小孙女,婆婆说家里几个男孩,好不容易得来个孙女,即便散尽家产,也想把孙女的病给治好。”

夏掌柜道:“娘胎里带来的毛病?娃儿看着才两三个月吧,这如何救?”

虽不知娘胎里带来的什么毛病,但他晌午吃饭时也见过那孩子一眼,比猫儿没大上多少,气息都很微弱,这要怎么救?

店小二低声道:“哪呢,听闻已经有五个月大,早产的孩子,看着小小的一个,可怜巴巴的。”

点小二说完,又忍不住对夏掌柜说,“夏掌柜,你猜她多久会从回春堂出来?前面有个德济堂,里面的老郎中医术还不错,要不我们现在过去跟这妇人说一声,虽然德济堂的老郎中擅长是肠胃方面的疾病,但总好过个十来岁的黄毛丫头……”

夏掌柜摇头说,“那可不一定,你这张嘴,当初赌人家养生堂半个月关门,结果养生堂的生意就红火起来,刚才还说回春堂一个病人都不会上门去,咱们客栈的妇人就抱着孩子过去了。现在你又赌人家多久从回春堂出来,我猜说不定沈东家还真能治好那奶娃娃的毛病。”

“那也得她有这个医术。”点小二嘀咕了声。

夏掌柜看了店小二一眼,目光不言而喻,店小二讪讪闭嘴。

反正客栈里没什么忙的了,夏掌柜过去回春堂瞧瞧,再怎么说也是他客栈的客人,他也该关心些的。

…………

回春堂里。

刚到酉时,沈糯跟小玉小峰说,“小玉小峰,你们一会儿去菜市买只鸡,再买条青鱼,回去后先把鸡和鱼都处理好,等我晚上回去炒。”晚上回去做个辣子鸡,再烧个鱼就成了。

两个孩子也愿意跟着她学医,所以回春堂没客人时,她就教他们辨别各种药材,两个孩子也都学的很认真。

小玉小峰点头,正想离开,外面突然冲进来个三十来岁的妇人,怀中还抱着个孩子。

妇人神色慌张,看着药堂里面只有个十来岁的少女,还有两个半大孩子,慌张道:“你们药堂坐诊的郎中可在?我女儿突然惊厥了过去,求求郎中救救我女儿。”

沈糯温言,直接起身过去妇人身边,瞧见她怀中抱着的孩子,正用薄毯包着,孩子看身形只有两三个月大小,身体抽动,嘴角还有白沫,面色也是青紫的。

沈糯引着妇人朝窗棂那边的床铺走过去,“先把孩子放在床铺上来。”

妇人以为郎中在院子后面,忙听了沈糯的话,把孩子抱过去床铺上放在。

药堂的床铺都是用简单的几块木板子搭成的,比较窄,但方便郎中施针救治什么的。

妇人把孩子放在床铺上后还问,“郎中可是在后院?”

沈糯道:“我就是郎中。”

妇人楞了下,结结巴巴说,“可,可……”

可这郎中看着就是个小姑娘啊,要她怎么信服。

妇人已经想把孩子抱起来离开药堂,去寻别的药铺了,就听见这姑娘开口说,“你女儿应该有五个月左右吧?看身形却只有三个月,是早产儿,且她这样惊厥已经很多次了吧?还是突然就高温引起的惊厥,晌午时候应该还好好的,是不是你喂完奶后,孩子突然就这样了?”

妇人怔住,弯下的腰身慢慢直起来,“小,小郎中说的都对。”

沈糯道:“从娘胎里带来的毛病,你怀她时候是不是大冷天的落过水?”

妇人再次呆住,“对……”

这孩子是她第三个孩子,前两个孩子都是儿子,好不容易盼来个小闺女,结果她去年秋日游湖时不小心掉在湖里,被人救上来后,她大病一场,孩子也早产出来了,刚出生时都是瘦瘦小小的,跟个小猫儿一样。

精细的养了几个月,也就跟别人三个月大的婴孩差不多。

这几个月,孩子还总是突然就高温惊厥了过去。

他们镇子上的郎中告诉她,这孩子早产,又总是高温惊厥,想要活命很难,让他们来京城寻名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所以她就和婆母一起来到京城求医。

她们昨儿晚上才到京城,婆母已经在四处打听哪里有名医可以医治小儿早产惊厥,晌午还抱着孩子四处打听名医。

晌午回来吃过饭食后,她则带着孩子留在客栈午歇,婆母继续出门寻名医,哪里想到孩子午睡起来,她抱着孩子喂了会儿奶,孩子就把奶全给吐了,开始抽搐,她一摸,孩子身上烫的厉害,再也没法等婆母回来,抱着孩子就下楼寻药堂了。

沈糯说,“你自己应该也发现,你这孩子其实整日昏睡多,食量也越来越少,这一个月惊厥的次数应该也比之前多,她熬不了多少日子了。”五个月大的婴儿,不会再像一两个月那时候一天要睡个八九个时辰,这孩子都五个月了,却每日还是睡这般久,惊厥也越来越频繁。

其实简单的早产,精细些养着自然没甚,但这孩子在母体时受了大寒,又早产,哪里还能活的下去,亏得这孩子家人没直接放弃她,精西养了五个月,结果还是不成。

妇人开始哭了起来。

沈糯道:“我能救她。”

这孩子的确是难救了,若用金针辅以生气来治,还有得救。

妇人还是迟疑,她实在不敢相信一个十来岁的姑娘能有这般的医术,要真如此厉害,为何药堂里面空荡荡的,一个病人都无?

沈糯都不等妇人继续想起来,已经取来金针,准备为婴孩施针。

她解开婴孩身上的衣物,开始为孩子施针。

妇人想阻止,沈糯直接道:“你现在抱走孩子,她会死。”

这孩子看相面,印堂都有了些死气,再不救治,这孩子活不过明天的。

妇人呆住,眼泪流的厉害,其实她也发现了,孩子这次惊厥比往常都有吓人,都没多少进气了。

沈糯用针扎在孩子两耳的耳尖穴,耳尖穴又名耳涌,乃是头颈部的奇穴。

这孩子的高温惊厥实际是寒症引起的,其实用生气慢慢蕴养也能好起来,但现在太迟,还是扎针直接辅以生气比较快些。

看着沈糯开始施针,妇人再也不敢多说,站在旁边默默的流泪。

婴儿耳涌处立刻渗出红黑色血液,这是奇经八脉拥堵造成的。

接着,沈糯开始继续施针,人中穴,百会穴,太阳穴……

眼看着沈糯大部分的金针都扎在孩子头上,妇人心里直跳。

沈糯并没有施针太久,只是先解决这婴孩高温惊厥的问题。

她现在用生气施针,并不会像一开始那样脸色发白,脱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