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页

农家孩子天不亮,跟着父母下地种田,晚上摸黑回家,吃的苦,受的罪多了去了,现在书院的这些规矩,在他们幼小的心里,跟种地一比都是小儿科。

而那些被家里宠着长大的孩子们,越听越可怕,年龄小的眼里已经开始含着两泡泪,怯怯的看着周围的先生,感觉自己像是上了当,被父母卖给了书院一样。

可不管孩子们怎么想?家长们是万分放心的,只要听着严格的教学措施,还有方方面面非常周到的管理,就让他们感觉安心,能清晰的感觉到,这是一个读书明理上进的好地方。

万水村村长对身边的几个汉子道:“这一定是天底下最好的书院,其他书院都没有这里好。”

说的就跟他见过许多书院一样。

偏这话还得到了周围很多汉子们的认可。

有人小声跟村长唠叨:“要不是我年龄太大,我都想在书院呆几年,他娘的这待遇也太好了,这哪里是教学生?这简直是在养着一帮不干活儿,光吃饭的祖宗!”

有人小声嘀咕:“我现在就已经想好了,我家娃将来不指望他当官,光宗耀祖,要是他给老子争气,哪怕将来能回到书院,给先生们打打下手,我的心里就心满意足了。”

周围有人打趣他:“长的不美,想的倒是挺美。你看看那些文先生,武先生,一看就贵气不凡,头发丝都写着读书人的骄傲,虽然对咱们说话客客气气的,但我就是在他们面前大气,不敢喘。

人家那样的人能看上咱们这家娃儿,将来留在先生面前跑腿腿,那都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这些人想的简单,府城那些大户人家的老爷们想法就复杂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