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页

那么在此之前,他就需要未雨绸缪,让徒弟将这些人收为己用,何况这些人的本事也不是明面上看到的会教人读书而已,若真能收服其中几个,受益匪浅。

可这些人打从心底里傲着呢?不愿意和锦绣这样商户人家出生的读书人打交道。

这一点从当年锦绣在京城科考的时候,京城真正的世家子都是看不起锦绣这般出身的读书人的便能窥见一二。

甚至当年姜良缘下嫁给锦绣,在京城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有这其中的关系在。

锦绣果然也没有辜负老爷子的期望,最近和这些先生们的关系突飞猛进,让这些先生们开始愿意打开心扉和锦绣说说话,给锦绣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老爷子对此也是满意的,但他面上不显,只淡定的点头:“本该如此。”

锦绣和老爷子打趣道:“师父,休沐那日您一定要回家呀,若是您不在,徒儿很担心拿捏不住这些先生们,万一他们在家里来个舌战群儒,徒弟一个人就是有八张嘴也不够用。到时候您可得来为徒弟撑腰。”

老爷子心下清楚,徒弟这是在哄他开心,但他心里却十分受用,嘴上还要当真:“你这性子一点儿不像我的徒弟,这么点小事就先露了怯,日后上朝遇到家国大事,可怎么办?”

锦绣笑嘻嘻的:“那不是还有您么?有您在,我就什么都不怕。所以啊,为了不让徒弟丢您的脸,你可得争取多活几年。要是有朝一日您能走在徒儿后面,那徒儿可真是太有福气了。”

这俩人现在说话是真的越来越百无禁忌,什么话都能说,一点儿避讳都没有,生生死死的挂在嘴上,要是让旁人听了,必定会觉得当师父没有个当师父的样子,当徒弟不管是言语还是行动上都不怎么将这个师父放在眼里,不成体统。

事实上,他们师徒二人的感情到了何种地步,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才能明白。

这恐怕真的是比亲生父子还要来的亲密的关系。

到了这时候,两人也不得不相信这世上有一种说法,叫做投缘。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是来的莫名其妙,又不知不觉。从德宁府府学相遇到现如今这般有几分互相交托生死的状态,期间心理几经发生转变,经历的事情,虽说不是生离死别,惊涛骇浪,但总归是让两人离彼此更近了一步。

尤其是一年前锦绣一封信,将老爷子从京城忽悠到了明安府。明知道这其中有许多艰辛,或许还要冒着很大的危险,但老爷子还是义无反顾的决定来帮这个徒弟实现他心中的宏伟愿望。毫无所求的付出,不得不让人动容。

有时候锦绣都会在心里想,他从没有为老爷子做过什么。但老爷子已经为他做了太多,多到或许这辈子他都还不清了。

不知道老爷子清不清楚自个儿徒弟有时候突然冒出来的这种想法,但他很多时候看着锦绣的眼神儿,仿佛都在说:“一个大男人这般矫情,磨磨唧唧,简直不像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