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

怎么爆破,怎么平地起高楼,不用精巧费力的砖瓦木屋结构,就用红砖打底,水泥为辅,建造的楼层,一下午功夫,十几个人快速的垒起了三间能遮风挡雨的屋子。

虽然看着粗糙,但事后还有装修法子,想想那惊人的速度,还有那坚固的程度,谁人心里能不火热?能没有点儿想法?

反正众人心里有老鼻子想法了,平地建起一座城,一座属于商业化的城,哪个商人会不动心?

当然,其中最免不了的一个原因,还是有元家参与其中,且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参与,虽然元家财大气粗,但要是这笔单子打了水漂,元家怕是也要伤筋动骨,百年内很难有翻身的机会。

很多人下意识就觉得跟着元家有肉吃。

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众人恨不得现在就冲进衙门,直接将按了手印的协议和银票一起高高的举起,请锦绣收下。

可惜不行,衙门说三天就三天,一刻钟都不能提前,说一定要让他们考虑清楚,到时候一旦签了协议,可就没有后悔的机会。

这可把好些人急得不行,只能出门唠唠嗑儿,顺便说说明安府坏话,企图赶走几个意志不坚定的对手的样子。

衙门里,谢六和冯舒年程远青三人数着各自手里的单子,笑的嘴角咧到耳根子上了。

谢六十分不讲究的将手指伸进茶杯里蘸湿,又重新数了一遍,心满意足道:“我这里有三十二人签订了意向书,且都是十万打底的,这下我赢定了!”

冯舒年哼哼:“我这里虽然都是十万以下的,但人多啊,人数是你好几倍呢!具体如何还真说不准!”

锦绣现在的做法,就类似于后世的开发商们手里有一块地,又因为有官方背书,画一个大饼,很容易就从民间集资,集资后有的人会直接带着钱跑路。

有的人则用手里的钱开始一期建设,然后在建设一期工程的时候,用现有的成果,继续吸引外来的资金,维持后期开发。

程远青手里只有薄薄的一张纸,上面却记载着好几位元老爷亲自接待的人,家产百万起步的那种,说是重越千斤也不为过。

冯舒年再一次露出了一个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土包子表情,痴迷中带着几分憨傻,看着手里的东西:“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我可真怕管不住自己,犯了错误!”

定王冷哼一声:“敢伸手,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