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冯大人说到穷乡僻壤四个字时,丝毫不觉得羞耻,反而有淡淡的自豪,毕竟现如今的明安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不出三年,就能发展的让隔壁康来州人羡慕的眼红。

“大人,咱们明安府中,真正读书科举的可谓是凤毛麟角,且都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平民百姓,能掐着手指头将自家的帐算清楚就不错了,想要让他们像账房先生似的眨眼算清楚,那几乎不可能!”

锦绣提醒他:“若是将之前咱们衙门使用的九九乘法表,当成歌谣,教导全城百姓传唱呢?总能有几个脑子灵活的,能活学活用吧?”

锦绣想了下又说:“不行衙门就出一笔钱,哪家的孩子真能一字不错的背会了,衙门就赏他一个铜板,若他教会一个同伴,奖励他两个铜板,总有人愿意挣这份钱的吧?

让他们知道学会就有钱拿,总该积极些吧?”

冯大人艰难的咽下嘴里的糕点,看了锦绣一眼又一眼,确定他是认真的,才不得不提醒道:

“大人,您知道您上次在各衙门之间推行公文格式,教导九九乘法表,为何没人反对吗?”

冯大人不用锦绣回答,自问自答道:“是因为不管是教导的先生,还是学习的学生,都是读书人,甚至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这属于知识在读书人之间传播,我们管这叫互相交流。”

说白了,就是圈子内流传。

锦绣也明白了冯大人的意思,这时候的知识是有垄断性的,若是有人将之无私的传播给穷苦百姓,可能会成为整个圈子的敌人。

毕竟上层圈子的位置有限,读书人都要抢破头去争,若是再培养下层圈子里的人来和自己抢夺利益,谁都不愿意。

锦绣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想他商人出身,在京城世家面前,隐隐受到的排挤遭到的白眼,与这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俗话说一力降十会,锦绣淡然一笑。

晃悠着他看起来并不壮硕的胳膊道:“现在整个明安府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谁要是不服,欢迎来和本官讲道理”。

冯大人一噎,这是人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