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脚步松快出了院子的锦绣,万万想不到,这一趟下来,竟然坚定了老爷子要收他为徒的心。

他一直以为,老爷子家世怕是不简单,因为轻易不能收徒,或是瞧不上他,才一直就这么教着,并未提出收徒拜师的事。

既然老爷子没露出这个意思,他也没必要说出来讨人嫌,在心里将老爷子当成老师尊敬就行了。

万没想到,老爷子想想收他做徒弟的心,已经迫切到无人不知的地步了,但老爷子想的收徒,和他想的拜师,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67章 出发 忘年交 会试

若是锦绣听到三人的对话, 肯定会对谢山长的身份有所猜测,也对姜山长兄弟的来历有个大致了解,但可惜的是, 他现在一无所知。

既然山长说锦绣现在的文章已经没问题了, 缺的只是对世情的见识。

关于这点,书院的先生是教不会的。

做好的做法,就是外出游学,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增光见闻。

但按照锦绣的计划,他是没时间和机会去远地方游学的。

同时,单就他提出这个要求,元家一家子人都不会放心他一个人外出游学的。千亩地理的一根独苗苗, 元家人是疯了,才放心锦绣一个孩子, 在外面行踪不定的流浪。

锦绣有自知之明,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按照之前的学习进度, 给自己重新制定了计划, 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书房不出去。

偶尔和对门的时家老爷子去聊聊天, 一老一少倒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相处,很快成了忘年交。

时老爷子亲手摆弄转转给两人烤鱼, 锦绣就在旁边偶尔添一把柴,两人配合的挺好。

“你们鼓捣的那个水车改良, 进行的如何了?”时老爷子好奇道。

“前几天匠人带去有河流的地方试验了,有几个小地方不太理想,还需要改进。”时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