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事实上,整条街每隔半月就发生一次这样的对话。

私下里这么说的也不止一两人。

比如这会儿,元家的管家元寿带人抬着锅灶煤炭路过,心里就十分瞧不起这些背地里嚼舌根的掌柜。

机灵的下人凑到管家跟前讨好的说:“寿管家,您看这一溜儿的掌柜伙计看咱们的眼神,像不像被咱家九小姐扔出去的斗鸡?

看不顺眼又干不过对手?气的自个儿原地打转!

喔喔喔!就差原地升天了!”

管家元寿轻哼一声:“做好自己的事儿,其余的老爷自有主意。”

话虽如此,语气里一点儿训诫的意思都没有。

管家元寿心里怎么想这些看热闹的掌柜不要紧,重要的是,他一路从街头走到街尾的元家米行铺子,正常成年人一炷香的脚程,愣是走了将近小半个时辰。

究其原因,就是元寿一路上要和这些人一一打招呼,每次来这么一趟,元寿觉得虽然口水都说干了,但心里畅快。

这些人私下怎么说自家老爷和少爷的,元寿一清二楚。

但有什么办法呢?

自家老爷照样是城关镇生意做得最好的一位,其余人拍马难及。

元寿等人今天的目的,就是打破这条街道静谧的源头——乞丐。

元家自三年前起,每隔半月就在自家米行铺子前施粥,粥水不稠,每人一碗,配一个二两的黑面馒头,好歹能饱腹。

三年来风雨无阻,吸引了周围许多乞儿和穷苦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