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

“发救济粮?”还有这等好事?

“自是有的,且在家等着吧,再过几日县衙便会有人来通知了。”陈耳东随便应付了几句还想再问的妇人,便拉着姐弟两人离去。

彩英跟在魏全缨两人回去时脑子里想的都是有救济粮领的事,有了粮食家中就可以再坚持几日。只是爹娘的医药费还没有着落,今日是拿不到银子了,只待过两日再着机会过来找婶子一趟。

两人到了彩英家,院子中空落落的,进得里屋便见床上躺着病恹恹的夫妻二人,一个小童懂事的服侍在床前,看见有人登门,无措的缩在门后,提溜着一双眼睛看人。

陈耳东公事公办,朝摔了腿只能微靠在塌上的中年男人询问情况,并讲明了缘由。在夫妻二人听见有救济粮可领时,都忍不住乐开了花。

自他们夫妻二人病了后,这家中的天就塌了一大半,一应的生计全由女儿抗了去。只是彩英不过一个未及笄的女孩儿,能顶什么事,若不是兄弟邻居看不过眼帮补着,一家人早饿死了。

一切问完后,陈耳东当着彩英父母的面道,“东家预备在始安城外开一个纺织工坊,准备招些会女红的女郎妇人进去做工,我看小娘子年纪不大,不防去报名试试,若能进去,也好赚些银两补贴家用。

彩英嚯的抬起头,看着门外那仿佛是不经意说出此话的郎君。

他们定是听到了自己在婶子家说的话,所以才以问家中人口的借口让自己回家,如今说了纺织工坊的招工的事便是想让自己打消自卖自身的事。

彩英本就聪慧,她很快从只言片语中明白了这二人的用意。

但凡是能过得去,谁想为奴为婢?彩英只觉得心中酸涩,眼泪大颗大颗的从眼睛里掉落,她冲门外的二人行了一礼。

纺织工坊吗?有人给她指了明路,她肯定要去试试的。

陈耳东见她懂了自己的意思,也不再耽搁,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去。

始安县的情况与顾月照接手余槐县时大有不同,余槐县有谭见青这么一个好的父母官,便是在灾荒年间,他也尽了他最大的能力护着县中百姓。

而始安则是不同,百姓们先是经历过流民之荒,之后是饥荒,日子过得如此艰难了,还要应对县令卓万书的种种苛捐杂税,所以要想始安恢复活力,对它的各项政策也要更积极些才行。

每家每户发救济粮外只是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最主要的要创造工作岗位,以保证百姓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