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造纸坊挨着造砖坊而建, 较之造砖坊,造纸坊的占地面积更大些。

从隔壁造砖坊拉来的红砖建成一间通透的大屋,大屋中间又用红砖砌出几个接连在一起的水槽。

水槽上方挂着织得细密的竹帘, 竹帘是谷中上了年纪的老人织的。

细密扎实, 精致小巧。

一辈子的老手艺全在小小的竹帘上体现了出来,每张竹帘都做到了缝隙细小以肉眼不可见,但却能快速将帘上的水过滤的程度。

水槽的一边还摆了几张长长的案几,几下整齐的堆放着几块大石和方方正正的木板。

天刚亮,潘陶便早早的过来开了造纸坊的大门。

潘陶心想:’东家昨日回了谷,不知她今日可会来造纸坊看看?’

东家忙的都是大事, 若无紧急紧要的事, 无人敢往她身前凑, 他自然也不敢去叫东家来造纸坊来参观。

东家走的这些日子, 他又细细的将造纸之法完善了一些, 他是打心底希望东家来造纸坊看看的,不知怎么的,他就是想要东家看到他的进步,若能得东家的夸奖便觉得这些日子早睡晚起的辛苦也不算什么了。

潘陶来到院中,先去看泡了好几日的树皮。

见缸中的树皮被泡得发白软烂方点点头,这批树皮泡好了,今日可以就可以捣碎制纸了。

潘陶又去其他地方看了看, 确定坊中无异常才放下心来。如今他最在意的便是这造纸坊了,每日走得最晚来得最早, 坊中的大小事务他都要细细过问, 一定得保证万无一失才可。

没等多久,造纸坊的其他人陆续过来了,随着潘陶的一声开工, 人群便动了起来。

先是有人将泡好的树皮捞出,放在大石臼中舂得糜烂。再将糜烂的树皮放在大蒸笼中蒸,蒸好的树皮才跟容易洗浆,在洗好浆的池子中,早有人拿上竹帘准备抄纸。

方形的竹帘在浆池中快速的搅动,让桨均匀的散布在水中,在用竹帘沁入水中拿起,竹帘上就均匀的铺满了纸浆,待过滤完多余的水分,便可将湿润的纸一摞一摞的倒在长案上。

湿润的纸张可不能直接拿去烘干或者晒干,刚从竹帘上拿下的纸张直接晒不仅容易破,晒出的纸上还会有疤疤赖赖的痕迹,不平整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