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既然无法分担,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思来想去,他就想到画个讲外乡人和本地人故事的漫画,故事还是用以前那种小段子的形式,不同于《五个小和尚》那样有鲜明的主角,赵成决定这个新的故事没有一个固定的主角。

整个叙述的角度就是“我”这个角色自己,讲自己遇到或者听到有关本地人和外乡人、外乡人和其他外乡人之间各种误会和闹出的笑话,通过这些小笑话让看这个故事的读者产生一种“原来外乡人和咱们也是一样的”的心理。

赵成自己也不知道这种做法能不能成,他不像小五有事没事就琢磨市场、价值价格规律之类的,他就是凭直觉觉得可以这么画个漫画,连书名他都按照他师父的语言风格给取好了——

“就叫《当外乡人遇到外乡人》。”

别看一个个在家里都瞧不起外乡人,可出门在外,谁又比谁高贵了?不都是外乡人?

书名本身很有嘲讽的意味,不过秦门觉得到时候看这本书的人估计想不到那么多_(:3」∠)_

大徒弟如今唯一担心的是,这样的漫画真的会有人看吗?

因为《五个小和尚》在都城很是受欢迎,前些年还褒贬不一,现在除了几个老学究还在抵制漫画之外,百姓们都已经接受了这种简单的能够连起来的故事画,不说其他和晋江文学城同性质的店都养了不少的漫画家了,就连晋江文学城内部也有了两个新的漫画家……

换句话来说,大徒弟作为一个漫画家已经不是都城唯一的漫画家了!

之所以没怎么听到其他人的名字和作品,那是因为晋江文学城的广告和宣传给力,赵成自己也抢占先机,《五个小和尚》卖得比别人的好。

可如果现在撤了《五个小和尚》换成了个新的故事,他的读者还会愿意买吗?他还能保持住如今在漫画界的地位吗?

秦门联想到现代也有这种类型的漫画,他记得就有那种外国的留学生到另一个国家去,专门画他在那个国家遇到的各种有意思的人和事情并发表到网上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关注。

既然前面那些网络文学题材放在这个时代挺受欢迎的,那么这种类型的漫画应该也会受欢迎吧?

再说,他们晋江文学城运营了也有四年了,占据整个都城乃至整个姜国大半的舆论市场,难道还负担不起他徒弟一次小小的失败吗?

打定主意,秦门拉着自己不自信的徒弟强行灌了一轮鸡汤,忽悠得大徒弟信心满满去进行自己新故事的创作去,争取到了都城就能够直接上《雅俗》新一期的连载,然后又绕道去听了一下他表演欲和创作欲一天比一天旺盛的二徒弟和三徒弟带头创作的新小品。

老二和老三在被他带进表演这道大门之后,对于所有需要表演的事情都十分感兴趣,他们喜欢演戏,乐于在舞台上表演另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并且很有创作想法,今天捣鼓下相声,明天演个小品,后天再把话剧拿出来找一段联合众演员再排练一遍,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