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但杂技这种他们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倒是相声和小品,只要找到合适的能说会道的人选,练一练就能成。

而想到人选,秦门忍不住就看向了自家徒弟之中那一对从刚被他领回来就一直默契十足连名字都只差了一个字的二徒弟和三徒弟。

二徒弟和三徒弟都姓钱,一个叫钱多,一个叫钱多多,一个瘦瘦高高,一个胖胖高高,两人从刚当上秦门的徒弟开始就关系很好,前几年还特别热衷于联合起来欺负小四和小五,嘴皮子利索还喜欢相互间搭话,联想到相声和小品对于口才和段子的高要求,秦门心思一动,对着自家两个徒弟露出一个狼外婆的笑容,招招手道:

“老二和老三呀,师父这里有样绝活要教给你们,特别适合你们俩……”

“相声和小品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

第71章 准备工作分社

秦门还真的会说相声, 对于小品那也有所了解,他的二徒弟和三徒弟本来就是非常喜欢耍嘴皮子的人,对于小品两人没什么想法, 但对于相声却是十分来劲, 听了师父秦门给他们上了半个时辰的半吊子的课,两人就开始自己琢磨起来,接下了联欢会相声的任务,也表示如果小品人不够,他们也愿意上,但小品的剧本他们写不来。

秦门一听, 剧本写不来没关系呀!他手里那么多个饱读诗书的公关!抽一个出来当编剧呀!

反正小品文古代本身就有,就是比话本更短的可以拿来登台演出的小剧本而已, 他相信自己手里那么多人, 总有个有天赋做得到的。

……

决定了入城之后要做的事情并分配了任务, 无所事事了两天的晋江文学城众人们开始动了起来。

考虑到不论是要编写歌曲还是要写小品文或者是写相声段子,内容都要与安城和安城的百姓有些关联,而他们目前对安城的情况那是两眼一抹黑,秦门不得不厚着脸皮再一次找上如今和他住在一个军营里的安城还未上任的知府大人, 向他借阅了有关安城的那些历史记载、文化传承和近年来城内的物价统计(这些是每年都有记录送到中央的)。

万幸似乎因为《齐天周报》的存在,所有在朝为官的官员似乎本能的对晋江文学城自带好感度。

对于秦门一直到今天才意识到要了解安城的人文历史这件事这位知府大人并不介意,不仅把他们这一组(他和他的师爷团队们)已经看完的有关安城的书籍卷宗全部留给了秦门他们, 还贴心地把师爷们联合整理的每一份材料的关键信息梳理陈条也一起附上, 让原本还对着一大堆资料不知道从何入手的晋江众人有了些头绪, 总算是知道该怎么上手了。

知府大人在把东西送来的同时,还贴心地表示不用急着还,可以慢慢看,反正还不知道冯大将军要什么时候才能把安城给攻下呢。

虽说朝廷的兵力实力远高于一个小小的安城, 但安城在朝廷百官眼中那就是他们自家的,总不能真的为了平个叛乱就把自己家给砸的稀巴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