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是何条件?”看得正起劲儿的书斋老板问道。

“文学城想要为签约作者们出一本文集,每月一本,希望贵书斋可以帮忙印刷成册并且发售。”

在文人士子的眼中,能够把书摆在书斋的书架上显然是只有名人大家才有的待遇,这是一件神圣又光荣的事情,但换个角度,若是从书斋的视角去思考,出一本书其实根本就不是难事——

觉得卖不出去大不了就少印点,印个十几册二十来册放在书架上,成本不高也不占地方,卖出去就是赚卖不出去也不亏。

所以秦门一提出,人家书斋的老板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秦门又提出有关出版的话本和文集要与书斋分成,为此他开价可以少开一点——不认为话本和文集能卖得出去的书斋老板同样答应了。

二人各取所需,相谈甚欢。

待月下书斋的老板拿着《重返少年时》的稿子一走,秦门就带着徒弟开始忙活起了文集的事情。

……

秦门并不担心文集和话本卖不出去。

在秦门的预想里,这个签约作者的文集,其实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杂志,这个话本当然就是小说。

既然测试已经证明古代现代人在各种元素(穿越、重生)的适应效果和品味上都差不多,那么在现代能火的小说和杂志在古代当然也能火!

要知道他在现代上中学的时候,班里的小女生课桌抽屉里一大半都是小说和杂志!在网络小说还不流行的年代里,这些纸媒曾经是多少人的精神食粮!

等秦门在文会上宣布了此事、并吸纳了一大批签约作者之后,他很快就从中选出了其中比较清闲的那部分作者充当编辑,打算启发和引导他们一下,再让他们去启发引导一下其他的签约作者,先把首刊做出来——

他担心如果真的让他们随意发挥自己写,他怀疑里面八成是诗词,两成是赋,那这个文集还有个什么看头?

秦门将文集命名为《雅俗》,寓意雅俗共赏。

第一次创刊,步子也不敢迈太大,打算先在现有基础上设立几个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