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所以只要他们能够得到这个故事,他们就是下一个逍遥子、下一个秦关之、下一个雪阳公子!

所有说书人都这么坚信着。

晋江文学城其实还没有什么供稿人。

这就跟刚开的现代小说网站一样,才刚开呢, 连人气都没有,哪里会有人慕名前来在这个网站注册笔名成为网站的签约作者呢?

想要一个小说网站既有大量作者又有大量读者, 要么就是先砸钱用福利吸引一波作者, 最好是有名气的作者, 从来依靠这些作者的名声吸引来更多的读者,要么就是先填充文库,先吸引一大波读者,再依靠读者的流量引来想要在这个网站成名或者获利的作者。

网站想要开起来必须如此操作, 被秦门恶趣味取了个小说网站名字的现实中的晋江文学城当然也是如此操作的。

秦门手里资金短缺,当然只能使用第二种方法,所以两个徒弟口中的“写故事的师父的同乡”其实不过是秦门为了充实晋江文学城书库而使用的自己的马甲而已。

不止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 还有《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聊斋》的作者蒲松林……这些在秦门的前世耳熟能详的名字和他们的著作全都被秦门拿来填充了书库, 几位大神也都被他强行按上了“晋江著书人”的名号, 成为了他的马甲之一。

因着不用再外出说书加上自己刚好进入变声期,秦门有了一段空闲时间让他在教导弟子的同时可以去填充书库。

所以趁着现在距离他穿越才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切记忆都还新鲜,秦门努力回忆着自己前世在现代看过、阅读过的各种古装电视剧古装小说, 筛选出其中合适的故事,然后在纸上罗列了这些故事的剧情主线、主要人物,再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逻辑和行文风格写下这些个故事的开头,装订成一本本小册子——

这才有了进门书架上那些零零落落的书。

这也才吸引了都城各路的说书人日日往他家跑。

只是如今晋江文学城的著书人只有他一个,想要一个人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完成那么多部旷世奇作,哪怕他只是把自己记忆中的东西照搬下来,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之下,秦门不得不放弃自己一开始对晋江文学城的设想,把原先设定的有说书人来买故事就当场卖的规矩给改掉,变成每月一次拍卖。

他发现这些说书人们往往会一次性把一座城市的一个故事说书权全部买下来,既然如此他也就不分什么都城内的一次说书权两次说书权了,直接合在一起,一座城算一个价格卖。

每个月,他出一个故事,然后就在门口贴出通知定下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大开大门,邀所有对这个故事有兴趣的说书人前来拍卖,价高者得。

这样的拍卖形式虽然与秦门一开始的设想相背离,但这种操作模式确实让秦门变得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