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

而端王对此的应对就是,他不去听说书,他在家里养一群戏子,他看戏!偷偷摸摸地在家里看戏不请外人来!但平时遇到官员交流时候又提到自家养的戏班子,把钱和权花得清新脱俗。

但看戏确实比听说书要有意思得多,一个是演,一个是说,一个是实实在在的看,一个是靠脑子里想象,久而久之端王也真的不喜欢听说书了,比起说书他更愿意看家里戏班子的戏。

所以在发现自家儿子之所以晚回家是因为他跑到方氏菜馆听说书之后,他完全不能理解自家儿子的行为,合着五颜六色又好看又好听的戏折子还不如一个黑不溜秋的说书先生?

端王并不是很想听这个唱歌唱得鬼哭狼嚎的黑瘦子说书,想要转身返回府邸,等儿子回去了再促膝长谈有关孩子审美的问题……然而他发现他已经出不去了!

他的身后事黑压压一群人,身前也是黑压压一群人,那群协助他挤进人群的护卫队早已经看不到人影,他自己更是寸步难行,事实上除了店小二还能够自由地端着菜盘在人群中穿梭之外,这里所有人都已经到了寸步难行的地步了。端王无奈,只能拉住穿梭的店小二掏钱买了一堆用纸包好的可以拿在手上吃的吃食,站在那里等着听这个黑瘦子说完书再把自家孩子接回府里去。

但是很快……他就忘了自己刚才的想法了。

端王是听过说书的,也正是因为听过说书,他才觉得说书这种娱乐方式低级又无聊,你就坐在那里,看着一个人在那里说啊说说啊说,有什么意思?

我就问你有什么意思?!

事实证明……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_(:3」∠)_

……

……

秦关之说的《少年包三天》其实是一个对新来的观众十分友好的故事。

其他酒楼说书先生的故事都是承接前文紧密相连的,男男女女恩恩爱爱,只要一回书没听到,下一回再听很有可能就得一脸懵逼接受男主角突然中了状元女主角肚子里连孩子都已经有了的快进结局,这导致从开头就追这个故事的食客们会乐意每天都去听上一听,但同样的,也会让一开始没听过这个故事的食客完全听不懂这个说书先生在讲什么,只得悻悻离开。

而《少年包三天》不一样,用现代话讲,这就是个单元剧,一个破案故事和另一个破案故事之间,除了主角是同一组人之外,其他的不论是案发地点、嫌疑凶手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完全可以当做一个新的故事看,就算错过了之前的案子,也不影响新来的食客们听下一个故事。

更不要说讲故事的秦关之是个对新来的食客十分友好的说书人,每次讲故事前都要花一盏茶的时间给所有人念叨一遍主人公和故事前情,一路听下来的食客已经习惯了这位小说书先生每次讲故事前先唱一遍歌再概括归纳案件已知信息的做法,新来的食客也在这一盏茶的功夫里跟上了大部队的节奏,能够听懂这位小说书人讲的是什么故事。

端王就这样在一盏茶的功夫里知道了案件已经进展到哪里,死了哪些人,主人公收集到了哪些线索,故事到目前出场的人物包括哪些,他们的身份又是什么,然后跟着食客大部队一起开始思考到底这里面谁是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