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如此崇拜西门吹雪,而不是与他关系更近的堂兄。

“叶氏一族原姓李,乃是唐昭宗十六子,颖王李禔一脉。朱温杀害昭宗皇帝,昭宣帝继位,手中并无实权,实则身为朱温手中的傀儡。先祖观察入微,料到祸事将近,便进宫同昭宣帝商议。

“昭宣帝无法离去,只能集全部之力送他离宫躲避祸事,从此化名李璟,自称为岳王,后来又改名为李一郎,生有昌公、晃公,两位先人子嗣昌荣,晃公第三子李态又有十二个孩子,其中九子李盖的孙子在宋朝为官,之后又被金人攻打,没落了一段时日。后来蒙古人入侵,建立元朝,先祖不愿被蒙古人统治,便远离中原,养精蓄锐。

叶孤城很有耐心,不急不缓地讲,“朱温叛乱,先祖未能相抗。元朝之时先人也有相争的意思,只可惜为他人做了嫁衣,不得已改换姓氏,蛰居飞仙岛。”

徐蛰说,“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当今圣上算是明君,这一朝气数未尽,谋反不是自寻死路吗?不如继续韬光养晦,把事情留给你的后代做吧。”

叶孤城说:“我……不愿娶妻。”

徐蛰:“……”你也太拧巴了!

叶孤城脸上流露出莫名的悲怆。

如果有后代,也跟他一样,肩负着复国重任,一辈子都在准备这个,活的也太痛苦了。

可是就这么放弃,回想起往日荣光,又实在不甘心。

他宁愿以身作则,结束自己的生命,就让叶家的使命断在这里。总归还有孤鸿和孤雁两个弟弟,可以将血脉传承下去。所有的骂名都由他一人背负就好。

徐蛰很难理解,他明明已经被沉重的枷锁束缚,却依然不愿丢弃,也说不好这是糟粕还是精华,但他知道,正因为他理解不了,所以做不到,在面对叶孤城时,只觉得惋惜与无奈,还有对这份决心的震撼和敬佩,可是要他说为什么,他说不出来,也想不明白。

叶孤城说:“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你不必插手。”

徐蛰道:“可你已经插手我的事,我又为何不能干涉你的决定?”

叶孤城道:“我是兄长。”

徐蛰道:“你怎么就能确定?就凭我招动物喜欢,而且知道你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