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023

贾敏也知道这有些荒唐,却又不得不如此:“母亲您也知道的,玉儿胎里不足,生下来就跟幼猫似的,我与老爷是日日看,夜夜守,就担心玉儿生了病。好不容易立住了,玉儿还是三天两头生病。女儿也是没法子,只能把人关在家里少出门。”

贾母哼了一声:“这么多年,总不会一次没生病的时间都找不到。”

贾敏苦笑:“这自然是有的,只是每次玉儿身体大好的时候,她也要上学读书。老爷把玉儿当儿子养呢,专门为玉儿请了个先生,人家是举人老爷,我们总不好让玉儿总是请假。”

实际情况当然不止如此。

贾敏至今还记得,当初有一个癞头和尚翩然而至,非要化了玉儿去修行,幸好她与老爷百般拒绝打消了他的念头,才免除了骨肉分离之苦。

但那一僧一道离开之前,又特意提点了一句,“既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虽这话听着荒诞离奇,但神鬼之事总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那癞头和尚瞧着也确实是个得道高人,不论所言真假,难免忌惮三分。

再者,她与老爷求子多年就这一个孩子,自然百般小心。

不只是精心养着黛玉,绝不让她生活中有半点儿不如意,平日也尽量不让她见外姓亲友。

如甄赋,从船上下来后就再没有与黛玉见过面。

贾母自然知道林如海给黛玉请了个举人当老师的事儿,只是:“那举人不是因为不想跟着你们去维扬,从你家辞了馆?”

贾敏笑了笑:“在维扬又请了一个。”

“他也愿意跟着来京城?”

“自然是愿意的。”贾敏解释,“那先生也是个举人,今年不过三十五。他入我家教黛玉,本也是为了能看我家藏书,顺便让老爷有空时指点一二,好为以后科举蓄力准备。他既已经乡试得中,就只剩下会试与殿试,随着我们来京城不但省下盘缠,还有落脚处,免得日后独自过来又是一番波折。”

古代交通不便,独自一人赶路可不安全。

而且考试也要有个好状态,能提前几年到京城适应环境,于那位先生也是好事。

贾敏那病秧子女儿竟然又得了一位举人做老师?

王夫人一下就酸了:“你们怎么只为黛玉请了个举人当老师?江南文风兴盛,读书人也多,料想举人也是随处可见。我那妹妹才是了不得,竟请了一位进士给蟠儿当老师呢。”

说完又解释了“蟠儿”的身份,正是她妹妹薛姨妈的独子。

贾敏神情错愕,转头看向贾母:“母亲,这话可不好传出去让其他人知道。”

她这二嫂能耐了啊,连举人都瞧不上眼了。

举人可是能直接做官的!

虽不见举人官至高品的,可四五品的官职上,举人可不少。

宁荣两府官职最高是贾政,如今也不过五品。

贾母自然明白,看向王夫人的眼神极其不善:“我记得太医上次为你诊脉,说你虚火旺盛,需要静养?如今也见了敏儿,我也不耽误你了,你且先回去养病吧。”

王夫人面色一僵,她不过是不愿被贾敏给比了下去才一时失言,何至于此?

荣国府声名赫赫,难道还怕了几个四五品官员不成?

但贾母既开了口,她即便心中不愿,也只得起身告辞。

邢夫人窃笑不已。

贾母冷冷看了她一眼,直把人看得脸上的笑容都挂不住了,才移开了视线。

她心里正不高兴呢,老大家这憨货竟还敢在她面前瞎蹦跶。

但把邢夫人压服了,贾母的心里仍旧不得劲儿——

薛家也就罢了,虽然找了个进士给薛蟠那不成器的当先生,但贾雨村不过教了一年,便顺着薛家的线搭上了王子腾,如今早已走马上任去了。这进士说是给薛蟠当老师,指不定一开始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林家找来的,可是个还能教导黛玉好几年的老师。

黛玉不过一个女儿家,学些诗书也就罢了,何至于大材小用请一个举人教导?还不如将那先生请来教导宝玉呢!

她家宝玉,那可是个有大造化的!

以后必然得中状元,封侯拜相!

但她并未开口。

贾母又不是金鱼脑子,还记得女儿之前说了,那举人愿意教导一个小丫头片子,是因为相中了林家的藏书与林如海的本事。

可不论是藏书还是探花的教导,她荣国府一样都没有!

贾母对两个儿子愈发不满。

刚见面就让王夫人被“养病”了,贾敏心里不是不高兴,但也知道这算不得什么好事,若传出去,也会影响自己的名声。

她想了想,劝道:“嫂嫂只是一时失言,心里应没有恶意,虚火旺盛冷静半日也就够了,若养病太久,偌大一个荣国府又该让谁操持?”

贾母对四五品官虽然在意,却并不觉得他们真能拿荣国府如何,想了想,便干脆顺着贾敏的话下了台阶:“既如此,等她冷静下来就算了。”

闹了这一遭,屋里人聊天的兴致都减淡了。

王熙凤见状,爽朗地笑了笑:“林姑父家书香传家,祖祖辈辈这么多代积攒下来的藏书应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庞大吧?难怪连举人都看着眼馋呢。也不知我们荣国府再攒上几代,能不能攒到让进士都眼馋的藏书呢。”

贾母心情瞬间好转。

也是,林家能有那么多藏书,也是一代代攒下来的。荣国府虽然现在比不上,以后却未必比不上。

毕竟荣国府权势正盛,林家却连爵位都没了。

“藏书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太多,但举人还是能培养培养的。”王熙凤又道,“要我说,宝玉那小子脑子灵光,若是精心培养,考上举人还不是板上钉钉?正巧姑妈家有现成的老师,不如让宝玉去姑妈家上学?老祖宗您也别舍不得,咱们家族学虽然好,上学的人也多,可以与宝玉作伴,但到底老师差了一些。”

贾家族学唯一的老师,也不过是个秀才而已,还是个满口之乎者也的酸儒。

王熙凤是不怎么看得上的。

荣国府两房同气连枝,宝玉好了,他们大房也能好。

宝玉可是衔玉而生的大人物,以后好了,皇上指不定能看在他的面儿上将大房的爵位也升一升呢。

王熙凤自然想让宝玉跟着举人上学。

李纨眼珠一转,也有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