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那是郁瑶七八岁时的事了,年轻的皇女跑进她的母皇,也就是先帝的书房,偶然瞥见书桌上放着一篇刚写完的文章,墨迹还未干透。她正是好奇心旺盛的年纪,顺势扫了几眼,却发现那是一篇悼亡赋,而其中提到的人,是她在宫中从未见过的。

她忍不住询问了先帝,先帝却三两句间将话题岔开了,她只是敏锐地察觉到,母皇的眼中很悲伤。

她回来后,便缠着玉若问。在当时她的心里,以为她的父君既有凤君之尊,又美貌无双,理当占尽母皇的宠爱,她无论如何无法理解,母皇心里竟会有一个如此怀念,而她甚至从未听闻过的人。

玉若虽比她也大不了几岁,却是自幼在她身边侍奉,按照未来女皇的总管宫女来培养的,对这些宫闱秘事自是知道的,起初也想守口如瓶,无奈招架不住她打破砂锅问到底,加之自己年纪也小,到底嘴松一些,最终还是无奈告诉了她。

当时小小的皇女震惊了一会儿,随后认真地对她说:“本殿今后定要改了祖宗规矩,不然便不娶夫纳侍,别人家的男子好端端的进宫来侍奉也就罢了,还要丢了性命,这是什么道理?”

往后,她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尽管短短几年后,她就经历了先帝驾崩、生父篡权,但她在将自己埋进酒色之间的同时,却当真说到做到,从不曾真的要过谁的身子。

所以玉若无论如何不曾想到,当年这般信誓旦旦的女皇,竟会对此事毫无印象。

郁瑶在两仪殿上,选中季凉的时候,她固然惊讶,却只以为陛下是为交差而已,不过是将人娶回来摆着看。

后来察觉到郁瑶对季凉动了真心,她不由捏了一把汗,认为在太凤君眼皮子底下这般行事,实在是不妥,但也一直以为,陛下并不会真的要了季凉的身子,毕竟太凤君视季凉如眼中钉,百般设法除之,这不是白白送上大好的机会。

直到她发现,陛下仿佛是真的想要季凉,几度险些更进一步,她终于觉得无法坐视不理了。

但是她不过是个奴婢,圣意岂是她能揣测的,便是陛下果真转了性子,就是想要季凉,而不顾惜他的性命,又能如何?因此她能做的,也不过是旁敲侧击几句,屡次暗示郁瑶,假若真的想对季凉好,不如先另纳旁人,至少……死的就不会是季凉。

而每一次,郁瑶都将她的话堵了回来,她便也无法再说。

只是今日,她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疑虑。

她自小就在宫中,当郁瑶还牙牙学语时,便被派到身边侍奉陪伴,自认对这位陛下非常了解,尽管近几个月来,陛下的性子与从前有些不同,她却仍看得出,陛下对季凉,若还不是真心,那世间也没有什么能配得上这两个字了。

所以,她无论怎样也想不明白,陛下如何就能忍心。

而她面前,郁瑶在她颤抖的话音里,身子猛地晃了一晃,脸色煞白,脑子里像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疑点,终于串连在了一起,一同炸开,几乎将她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