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三重赔偿+番外 诀别词 801 字 2022-10-17

那天的最后,陈浠没有接受他的道歉,只冷冰冰地甩下一句“下次议论别人不要在这么明显的地方”便离开——显而易见的嘲讽,笃定他们还会再加以议论,丝毫不给台阶下。

在这事过去没多久,陈浠又因温之信丢了个大单。

那个单子是他跟进许久,费尽心力做下来的,尽管他向陈浠解释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由于不够熟悉业务,与经销商沟通过程中出现信息偏差才导致发货失误,但陈浠依然不管不顾地给他定了罪,并且拒绝他提出的客观科学的四六分提议,要求他将业绩全数归还。

对于陈浠这样一刀切,蛮不讲理的要求,他不愿也不甘将自己辛劳的成果拱手相让。

两人僵持许久,最终在销售会议上公开起争执,闹到邢建林面前才勉强解决,可解决的结果也不尽人意,陈浠巧舌如簧,加上邢建林偏心得明明白白,忙前忙后的他最后拿到手的只有两成的业绩。

经过这么一遭,全公司都知道他惹了陈浠,难免有议论的声音浮起。

那时温之信也才二十二岁,一头热的年纪,看起来平和稳重不代表心思真的成熟,更何况陈浠对人不对事,明晃晃地下刀子使绊子,一股要坐实两面三刀的架势,温之信哪里遇到过这种事,对陈浠的印象自然而然如泥石流般下滑。

不过一组和二组在两个方向,除了会议上的争吵,温之信很少在公司里撞见陈浠,但撞见的时候通常得不到好脸色,他善于交朋友的能力在陈浠身上没有丝毫体现,且他也没有热脸贴冷屁股的爱好。

总之,一来二去,他们的关系没有缓和,反而越来越僵硬。

事实上有关所谓的最初,温之信如今已经很少回想,因为没必要,且会徒增烦恼。

不过由现在再看,要回答刘进有关“为什么闹僵”的问题,二十二岁的他认为是因为陈浠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使得事态发酵,可后来经过客观分析,反复自省,难以否认的是,他轻率的言行才是一切的导火索。

第15章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