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

栖洲 虚骨生莲 986 字 2022-10-17

傅独是个太监不便出宫,便只能求着秦歌出去找人。秦歌二话没说,这脚还没踏进钦天监呢,一转身就踏出了宫门,朝着贺府的方向行进。可谁想到,这一路跑得气都喘不上,翻墙进院,才发现贺栖洲也根本不在这,贺府里只有辞年和阿满,他要找的人,依旧没有踪迹。

“栖洲出门前,没说他会去哪里?”秦歌一抹额上的汗,喘两口气,“他怎么说的?”

辞年道:“他说进宫去了……”

秦歌道:“不不,宫里没有,他不在那!”

“这长安城里……居然也有蛇患了?”阿满听了许久,这才敢趁着两人都没说话的空档插个嘴,“我还以为,只有城郊闹得厉害……”

辞年打断道:“城郊……你刚才来找我时,也说城郊有蛇虫。”

阿满点点头:“没错,所以馥瑾才想着要做个香囊。”

从城郊开始的蛇患,已经在短短时间内蔓延到长安城,这蛇是山野里的动物,要么栖息树上,要么藏在灌木间,从没听说过谁家的蛇还会自己爬出来,往这高墙大院、深宫禁内钻的,除非……

除非这些蛇,根本就不是自己到这来的。

竹溪山也会有蛇,春夏出没,秋冬便盘踞在洞窟里不再出来。偶尔也会在村里看到蛇,但这些蛇大多徘徊在村口,从不会往人多的地方跑。长安人这么多,蛇还一个劲往这跑,不是被人运来的,就是它们脑子坏了。辞年想到这,脑袋里有光一闪,耳朵也跟着立了起来,他道:“道长在许多年前,是不是也见过这么多蛇?”

“见过?”秦歌被他没头没尾地这么一问,也愣了一瞬,他思索片刻,忙道,“是……是这么回事!他跟你说过这事了?当初……皇上还是王爷的时候,栖洲就曾在深夜的围场里救过他。”

“道长当初就能救皇上,如今一定也可以,这么多天过去了,长安的蛇一点没少,道长看在眼里,一定会觉得其中有问题,他今天出门时,就说自己入宫,可能在入宫的路上,他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就赶忙追着去了,没来得及打声招呼。”

秦歌忙道:“那他能追到哪去?”

辞年抓抓耳朵,蹲在地上,开始冥思苦想。他从到这长安城里,就没出过远门,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翠华山附近的无名小山。他捡起一旁的斗笠,往头上一扣,缓步往外走。踏出门槛的瞬间,他甚至学着贺栖洲往常的模样,将并不存在的大袖子一拢,还轻轻抖了两下。

秦歌和阿满跟在他身后,不知他这举动是为了什么,却也一句多的话都不敢说,只静静跟在他身后,随他往前走。辞年沿着墙根,一边走着,一边左右看看,刚看两眼,他就想到贺栖洲走路从不像他这样胡乱晃脑袋,便赶忙收敛了目光,平视前方,继续向前。

贺栖洲的视角虽然过于安静,倒也有几分趣味。

第一个街口拐弯时,辞年突然停下了步子。跟着的两人也立刻顺着他的步伐停了下来。拐角处有一棵树,春意正盛,那树枝枝繁叶茂,可辞年抬头看它时,却鼻尖却对上了一个冰凉的东西。那东西已经发冷,它挂在树上,只有尾巴尖被一点细小的枝桠缠住,那段身子垂挂下来,很长,看起来也该是软的,可它偏偏僵,藏在树冠里,像是垂下的藤蔓。

辞年惊呼一声,赶忙后退,这一退不要紧,身后紧跟着的两个人避闪不及,差点被他踩个正着。这一退,他看得更清楚了,挂在树上的不是别的,而是一条蛇。辞年看了半晌,觉得看不真切,伸手便要将它抓下来,后面二位一看这阵仗,赶忙抓着他往后退了好几步,道:“别别别,这玩意不能抓!”

辞年心说我不抓下来哪能看清这蛇的模样,就非要把它抓下来看看才行。几人僵持一阵,也不知是哪来的风,竟将那僵硬的蛇尸刮了下来,刚刚还伸长了手要够它的辞年,在触到冰凉的一瞬间窜的比猴还快,他一转头跑出去好远,确定那蛇不会起来了,才伸长了脖子走回来,道:“突然掉下来干什么,吓人。”

秦歌心说刚才不是你非要抓它下来么。

辞年却拍拍手,蹲下来,认真打量起这玩意的长相。地上的蛇已经死了,而且很久了。它从树上掉下,落地时还发出了声响,像树枝脆裂一样。这是一条棕灰色的蛇,而且绝不是生在树上的。辞年从一旁捡了根棍子,轻轻戳了两下,道:“这蛇是生在草地里的,而且是平坦的地方,它鳞片里藏了些碎土,还有草籽……”

“草籽?”阿满一听,也跟着蹲下来,捡起树枝,轻轻顺着辞年所指的地方,从鳞片里刮下几颗细细的草籽。阿满一见,便立刻道:“这是牧草的草籽,这个季节,正好到牧草生长了,会不会有什么地方有牧草,而这条蛇正好在种子堆里钻过……”

“牧草啊,那不就是……”秦歌一拍掌心,喜道,“围场啊!围场要散养各种野兽,总得备着牧草种子,等雪化了,牧草长起来,那围场里的动物就能吃上了……”这话越说,他便越觉得不对劲,围场……那是贺栖洲曾经救过皇上的地方。

还有蛇。这些蛇,指不定就是从围场过来的。围场离长安不算太远,但也算不得近,这些蛇想要靠爬行爬到这里,恐怕得把腹部磨掉一层皮。他们绝对是别人送来的,而且这个人,还不是个一般的角色……

秦歌觉得事有蹊跷,便向阿满道:“围场不是个适合你的地方,阿满,要不你先回去,你此前不是说,姑娘要绣香囊么,先回去忙活这个吧,如果有什么情况,我会告诉栖洲和辞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