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柏说不出话,把事先准备好的纸拿出来呈给恒德帝。

纸上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百字,字迹承了沈孺修,笔锋犀锐,遒劲有力,很是好看。

因为这一手好字,恒德帝的表情缓和了些,沉下心来仔细阅读纸上的内容。

内容有点多,恒德帝看得也慢,御书房里静悄悄的,顾恒舟直起身来,沈柏看见他额头有点红,可见刚刚磕那个头有多用力。

沈柏有点心疼,脑子里开始思索对策,一会儿要怎么用最简短的字句让恒德帝同意顾恒舟改任的事。

约莫一刻钟后,恒德帝终于看完所有东内容。

他把那张纸放在桌案上,大掌轻轻压在上面。

那纸被沈柏折叠揣在怀里,折痕很深,在指腹下的触感很明显,恒德帝一点点将那折痕压平,如果说顾恒舟刚刚提的要求让他心生震动,那沈柏写在纸上的内容就像在他心底引发了一场海啸。

将他在位这么多年的繁荣假象全部摧毁成渣,最终只留下满目疮痍。

这是他从先帝手里接过来的万里河山,他一直以为自己算不上是千古一帝,至少也是个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好皇帝,没想到如今却昏庸无能到要让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儿来指出自己的不足。

恒德帝慢慢将那张纸抚平,眸光温和的看着沈柏问:“沈孺修知道你今日要来见朕的事吗?”

沈柏摇头,她和顾恒舟一样,都是自己一个人来的。

恒德帝点点头,沈孺修虽然一直对昭陵忠心不二,有什么话也都直言不讳,但这些年毕竟年纪大了,说话更喜欢用迂回稳重一点的方式,不会像沈柏这般冒进。

沈柏在那张纸上,详细分析了昭陵这几十年来的现状。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工农士商四个方面,昭陵国力最强盛的时候,商贸极其通达,国库充盈,百姓生活富足,兵力自然也很强盛,周边邻国就算没有臣服,也根本不敢侵扰。

如今工部被太后母族吕家操持,农业由丞相李德仁掌管,文人贤士则由太尉姜德安、御史大夫和沈孺修为代表的谋士、忠士和雅士三大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