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初瑾仗着封地远,偏说自己手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金矿。

趁大朝会,皇帝再召赵初瑾,商量着,那三七分成不成。

赵初瑾再次声称,自己并没有金矿,并且直接指着朝会上某个新调进京的年轻官员说长得不错,要娶回去,那官员是皇帝新近宠妃的亲弟弟,可想而知后来又是一番闹。

皇帝再也不敢叫赵初瑾上朝,再后来,皇帝一九分的心思都起了,赵初瑾还是油盐不进。

而且,近来越来越多的小道消息说赵初瑾竟是先帝亲生!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皇帝叫人去调查,查了半天也查不出是谁在背后说这些闲话,而京中已是越传越烈。

皇帝已经有些扛不住赵初瑾,想叫他回封地吧,寿辰还没过,赵初瑾自己也说京都美男子多,他还没玩够,不想回。

皇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屡次想到祁淮。

能治赵初瑾的,也就只有祁淮,他们俩自小就不对付。

且皇帝怀疑,这些消息说不定是祁淮在背后捣的鬼,无奈祁淮从不下山,他这才盯上祁知年,也是想着两手抓。

若祁淮与此事无关,那是最好。

若祁淮看重祁知年,想必也会因此下山一趟,那他便可利用祁知年来缓和与祁淮的关系。

毕竟还得靠祁淮制衡赵初瑾。

当然了,若是那背后放消息的当真是祁淮,祁淮也来不了,祁知年也好留在宫中做人质。

但皇帝认为祁淮没有这个本事,毕竟这些年,祁淮一直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祁知年独自琢磨了会儿,祁淮赶回来,最快也要半日,万一皇帝真想借此机会试探祁淮,他少不得要想法子在宫中多拖些时候。

说是家宴,还真是家宴,都是赵家人,与赵家的姻亲,祁知年也都认识。

据说长公主也在,不过长公主在后宫,他被带到前殿,要摆宴时才能遇到长公主。

因为祁淮,祁知年更怕见到长公主,毕竟心中有鬼嘛……

祁知年身份尴尬众人皆知,但架不住陛下如今捧他,他一到,还没来得及跟人打招呼,便有太监来请:“祁小郎君,陛下说好些时候没有瞧见您了,想见您呢。”

太监笑得见牙不见眼,引着祁知年便往皇帝殿中去。

旁人面上笑,背地里哪个不恨的。

在场的哪个不是高身份啊,偏不如这个甚也没有的祁知年。

到目前为止,唯一得陛下召见的,唯有祁知年。

祁知年去见了皇帝。

他与皇帝从前也是常见的,皇帝对祁知年一向很好,当然,祁知年如今已经不如从前那般天真,他进去后,拜见过皇帝,面上还是天真乖巧,实际心里万分提防。

皇帝也没问他特别了不起的事,说了会儿县试,又问他府试准备得如何,还叫他好好考,考个状元。

最后才状似不经意地问:“英国公他近来可有去瞧你?”

祁知年也似从前那般,有些忧伤且天真地道:“回陛下的话,国公爷与我之间,到底如何,您还不知吗。”

说罢,他低头,很伤心的模样。

皇帝当他还是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便劝了他会儿,打发他走了,心里知道从祁知年这儿是问不出什么来了。

又见祁知年确实长得不错,这学问也好,若真召来做自己的女婿……

他“啧”了声,喝口茶,心道再看看,最重要的是他得知道祁知年在祁淮心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