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用角拱拱他的手心。

山上的这个道观共分三个部分,最前头的大殿是往常百姓们拜神求签的地方,中间是观中道士们休息、活动的地方,道观的后头足足占了小半面山,住着无名观的观主,观主很厉害,就连陛下都优待他。

实际上,观中的人谁也没有见过这位观主,后山是禁地,埋着机关,谁也进不得。

观主若有事情要吩咐,都是他的小道童来转达。

小年夜发善粮的事儿到底是大事,夜深后,负责此事的王道士便打算向观主汇报。

便是要见观主身前的小道童也不能到后山去,王道士吹一种特制的哨子,半个时辰后,名叫朗月的小道童便来了,小道童年纪虽小,王道士可不敢怠慢,正将事情一一汇报,朗月听到鹿鸣声,侧耳辨别时。

王道士道:“是今日没赶上的山下百姓,他怀中抱着头鹿,恐怕还在门外站着呢。”又怕观主怪罪,毕竟发善粮的事儿历来很得观主看重,他又解释,“不是咱们不接待,这确实是规矩,否则于那些白天辛辛苦苦上山来却没排到的百姓也不公平……”

朗月的思绪却是飘远了,若他没听错,这分明是他们郎君养的那头鹿啊!

那头鹿一直是他与清风来喂,他再不会听错。

这些天一直没找到那头鹿,就怕鹿溜出去玩被猎户们给猎走,他与清风都很着急,眼下听到鹿鸣声,朗月就想快些去看看,却还要应付面前王道士。

朗月焦急的时候,祁淮练完剑,已自梅林回来。

山上寂静,哪怕隔着些许距离,他是习武之人,五感灵敏,一下便听到风送来的鹿鸣声,方才他就已认出那是自己养的鹿。原打算回屋打坐,望了眼山下的方向,他跃上屋顶,几个跳跃便往道观大门掠去,他身姿轻盈,无一人察觉。

掠到门前时,他轻轻一跳,踩在门前的青松树枝,藏得干干脆脆。

在门口走来走去取暖的祁知年恰好听得树叶簌簌声,仰头看去,什么也没有。

身后的门被打开,祁知年一个激灵,立即回头,发现是个比自己还小的小道童,他还是非常有礼貌地弯腰:“小道长,你好。”

朗月看清楚了,他怀中的确实是他们的鹿!

朗月往前几步,直接伸手:“这是我们的鹿。”

“啊。”祁知年低头看鹿,立即也递过去,“我上山时,在林中发现它,它受伤、流血了。”

“多谢你。”朗月将小鹿抱回自己的怀中,抬头看祁知年,微愣后,说道,“你救了我们的鹿,我们愿意破了规矩帮助你,你想要粮,还是药,抑或是要人帮你治病?”

祁知年喜不自禁,立即道:“我想要药!我娘亲生病了!我,我能要一些人参吗……对不起……”

祁知年知道自己的要求很过分,他越说越小声。

朗月却没有片刻的迟疑,干脆道:“没问题,你在这儿等着!”

说罢,他便回头往里去,小鹿却似有些舍不得祁知年,回头还想拱他,祁知年惊喜之下朝它笑道:“你快回去治病吧!”

说话间,朗月已经又将门给关上。

祁知年将手指头伸进口中重重咬了一口,疼的!

他这才相信这些都是真的!他兴奋地来回转着圈,口中嘀咕:“娘亲也能治病了!太好了,太好了!”因为太激动,转得太快,雪面太滑,他又是一个趔趄倒在地上,他撑着雪地爬起来,也不觉得疼,只是高兴得傻笑。

头顶的树叶再响,祁知年再抬头,还是什么也没有,倒有短短松针掉落。

他伸手,刚好接住一枚。

朗月将鹿交给清风,他则是跑去拿药、拿人参,这些东西他们多得是,他也不是小气的人,更何况那位少年救了他们的鹿,这可是大功德呢,那小鹿是他们郎君自林子里捡回来的,刚出生母鹿就死了,是郎君亲手养大的呢。

清风一边处理小鹿的伤口,一边看他忙,问他:“这是忙什么呢?”

朗月解释了通,清风赞同:“是该多给点!够不够?不够去库房里拿!”

朗月又笑骂:“还去库里拿,那少年看起来瘦弱不堪的,哪里扛得了那么多!”

“总归是补药,谁也不会嫌少不是,听你说那人那样的好看,又可怜极了,咱们能帮就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