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贾赦算不得什么高才,在品德上头也就是那样,从小就是纨绔子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在宫里给太子做伴读的时候,惹急了他,连皇子都敢怼,不过,总算肚子里有料,而且,他很多时候还是比较圆滑的,在人及往来上头颇为擅长,却并不世故,而且,有的时候也能一针见血,要不然,凭着他伴读和荣国府世子这个身份,就能叫太子对他对倚重吗?司徒毓就算是念旧情,也不可能重用一个草包吧!

跟贾政比起来,贾赦大概也就是四书五经背得没他熟而已,其实真要是论起对四书五经的理解,说不定他还要比贾政强一点。不过,到了他这个地位,四书五经这些玩意,压根没多大作用,还不如那等品鉴金石古玩的本事呢,因为,他往来的压根不是读书人的圈子。

贾赦起码能守成,而贾政很多时候,压根就是稀里糊涂的,连自个的事情都搞不明白,真要是叫他继承了荣国府,那么,荣国府真的是要完蛋了!

司徒瑾对此非常好奇,贾代善好歹也是一代人杰,怎么着儿子现在这个模样,居然就没做出什么举措呢?当然,这里头可能有个原因就是,贾代善在孩子年轻的时候都在外头打仗,压根没空管孩子,等到回来了,也都定型了,管也没用,而且也不知道该怎么管!

年纪大了,贾代善也就只好管着孙子了,长孙贾瑚聪明伶俐,贾代善最是喜欢,而贾政的儿子贾珠就差了一筹,贾珠倒是努力,嗯,跟贾政小时候一样,都挺努力的,不过比贾政会读书。

张家那边找了个老举人给贾瑚这个外孙做西席,史氏和贾政想要把贾珠也塞过去,张氏不得已应了下来,贾珠比贾瑚努力,但是,两人的进度还有成绩却一直差不多,贾珠甚至还有些不如贾瑚,每每叫贾政知道了,都要对着贾珠疾言厉色一番,觉得是贾珠不够努力,有一次甚至还动了手,年纪还小的贾珠直接被吓着了,高烧了好几天才降了下来,吓得王氏差点没跟着去了!

气得贾代善恨不得抽这个梗着脖子振振有词的儿子一顿,却被史氏拦住了。最后瞧着他一脸打儿子理所当然的表情,你能打我,我就能打自个儿子,贾代善就有些颓然,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呢?这儿子到底是怎么养出来的,贾代善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不会是真的读书读傻了吧!

荣国府这边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热闹,宁国府就很单纯了,人口少,也没那么多纠葛,贾珍被贾敬收拾得服服帖帖,总之贾敬一句话,你要是不好好读书上进,那就下地去干活,贾珍从小娇惯,细皮嫩肉的,原本贾代化想叫他练武,就弄了一刻钟,都要耍赖,怎么可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去干活,因此,最终被贾敬逼得只得老老实实去念书了,横竖,贾敬对贾珍要求不高,让他考个童生,就拿了宁国府的荫生名额去国子监,这个名额贾敬当初没用到,如今就给自个儿子用吧!回头考个几次,考个举人回来,贾敬也就心满意足了。

荣国府这边史氏的主意被贾代善给强行打消了,却不能妨碍一帮皇子要娶亲,这次娶妻的皇子有两个,一个是老四司徒祺,一个是老五司徒轩,司徒祺定下来的皇子妃是清流出身,父亲乃是督察院左都御史严钟,而司徒轩的皇子妃却是勋贵中的人物,乃是缮国公家的女儿。

缮国公在几个国公中,同样是至今还保存着一些兵权的人物,不过不是在京城,而是在北疆。他也是为难,老大一把年纪了,后继无人,出息的长子死了,次子是个不成器的,却也只能请封为世子,倒是长孙从小聪明伶俐,可惜的是,实在是太小了,因此,缮国公老大一把年纪,还只能先支撑着,好歹等等到第三代起来再说。

甄妃给司徒轩选了这么个皇子妃,想法自然也是昭然若揭,同时,也是给史氏的示威,你们家女儿不嫁过来,自然有别人要嫁,自家儿子是皇子,还能缺了出身贵重,母家强势的媳妇?

史氏顿时怄气得不行,但是想到贾代善之前严厉的神情,她又有些退缩了,只能在暗中懊恼,然后准备退而求其次,既然不能做皇子妃,将来做个王妃也一样,又开始在四个异姓王里头给女儿挑女婿了。

第38章

选秀这边落下了帷幕,而司徒瑾这里,第一批的成果也出来了,通过杂交还有其他诱导手段,司徒瑾筛选出了第一批的棉花和大豆种子,因为之前样本不足,因此,弄出来的种子暂时还差了点,还得进行下一轮的筛选,不过,结果已经叫人非常震撼了。

别的不说,新采摘的棉花远比原来的要大,而且纺织出来的棉线也更加细腻一些,司徒瑾直接用水利纺纱机和织布机弄出了第一批的棉布,然后送进了宫,因为纺织工艺的进步,这一批棉布摸起来甚至比一般的丝绸还细密,当时,谢皇后就下令叫人将这批棉布染出一点花样来,回头做成里衣,穿着肯定舒服。

而圣上那边,好消息也很多,工部那边已经制造出了第一批的纺织机,因为北方不怎么适合水力推动,因此,只能换成人力,虽说效率下降了不少,但是这年头,人力其实不值钱,尤其,这个比起平常的纺织机来说,几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很快,用收购回来的羊绒羊毛就织出了第一批的织物出来,如今天气还热,显不出来,等到过一两个月,天冷了,这些就是钱啊!

作为一个已经登基近二十年的皇帝,圣上的想法可不像是自家儿子那么简单,哪怕是皇帝,也是需要钱的,没有白花花的银子和黄澄澄的金子,就算是皇帝说话也不好使。国家这么大,到处都得花钱,户部凭什么那么牛,不就是因为人家掌握了财政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