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杀死野猫 夏六愚 2461 字 2022-08-26

“老何打来的,”电话挂断,宋玉风面无表情地说:“鼎奥撤资了。”

第11章 公关危机

其实何安忆的电话还说了一件更重要的事,《飞跃极限》录制期间突发事故,一名演艺圈的演员在参加500米的冲关挑战赛时突然猝死。

这演员名叫沈墨,两年前参演了一个古装偶像剧,剧情中庸,但人设十分讨喜,他从无人知晓到拥有一个十万人气的粉丝后援团,只花了短短一个月时间。

电视播出后,人气越累越高,成功挤进了流量明星的队列。

沈墨出事的消息不胫而走,他的粉丝乌泱泱齐聚一堂,掀起了一场网络大战,强烈要求韶坊台出具道歉声明,并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韶坊台不露面不道歉,激怒了“民愤”,不过一天时间,本来只是粉丝乱战,现在加入了不少路人,舆论形势一边倒,事件发酵到了一定的程度。

内部一片乱麻,所有跟《飞跃极限》有关的策划、编导、制作、后期都忙得焦头烂额,像一窝热锅上的蚂蚁。

秦逸眼眶都熬红了,他坐在那张价值三万五Okamura办公椅上,却没了平日的儒雅,焦急地察看各大媒体极尽渲染的报道,等着宋玉风。

“哎玉风,你可算回来了,”秦逸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慌忙到撞上桌子腿,他完全失了平日一台之长的风度,头发凌乱,黑色西装的前襟染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咖啡渍,看样子早已干透。

秦逸有严重的洁癖,这样都没去处理一下,足以见事态的严重性。

“现在情况怎么样?”宋玉风倒是冷静,手里拿着一张厚厚的信封,他从容不迫地脱下大衣外套,挂在衣帽钩上。

“已经让公关人员尽快处理了,但网上形势不好,估计还得闹一阵。”秦逸双手成拳,掐得指节泛白,他又气又懊恼地说:“真是不凑巧,偏偏这个节骨眼出事。中宣部的年度标杆单位还没发文,再这么下去,十有八九要泡汤。”

秦逸着急不是没有道理,韶坊被中宣部提名了标杆单位,但是正式的表彰还没下来,媒体圈最怕重大舆情,网友一人说一句,吐沫星子能淹了电视台。再说标杆单位不容小觑,一个荣誉头衔关乎着台里三四千人的年终绩效和奖金,所以这件事情棘手,其实是棘手在这里。

“我看未必,”宋玉风不紧不慢地抽出一张湿纸巾,递给秦逸,用眼神示意他擦擦。

“怎么说?”秦逸接过纸巾却没动作,看着他。

宋玉风接着说:“网民大部分都是不明真相的人,现在对电视台口诛笔伐不过图一时新鲜,这档子事交给公关部,他们比我们懂怎么打舆论战,至于法律纠纷有法政部抵着,剩下的只要我们拿出应有的诚意,该怎么道歉就怎么道歉——”

“道歉?一旦道歉就等于默认沈墨的死是电视台的责任,”秦逸出言打断他,拧眉道:“不行,太冒险了。”

韶坊台不公开道歉还有一个原因,沈墨的尸检报告还没出来,只有确定了死因,才能拟一份最好的公关文案,贸然道歉说不定会给电视台招致更负面的影响。

“置之死地而后生,”宋玉风说:“观众最想看到的不是真相,而是态度,您给一个态度不就完了么。召开新闻发布会,用词诚恳,声泪俱下,承诺一定按照相关律法担负赔偿金额,稳住舆情再说。”

秦逸暗忖片刻,心里有了一丝动摇。

“一个新闻点的狂欢只有三天,或者更短。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更劲爆更猎奇的事掩盖。观众并不在乎真相是什么,也没有愿望去了解,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遗忘,”办公室悬挂着一盏水晶灯,色调偏暖,投映在宋玉风眸里的光点却显得冰冷,他话语里不掺杂任何情绪:“况且,公开道歉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正最后都会被忘记。”

纸媒和电视媒体走到了一个落寞的时代,在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冲击下,信息变得零散、碎片化,人们更倾向便捷和高效,一本书只看简介,一部电影只看剪辑,妄想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记忆越来越短暂,遗忘就成了所有事物的结局。

这些秦逸都明白,但他想了想,仍然不放心的问:“那中宣部那边……”

“台长,如果韶坊台凭一己之力稳住这次的舆情,您觉得中宣部会怎么看?”宋玉风侧首,含情眼睨着秦逸,笑了笑。

倘若韶坊能够化解公关危机,在上级眼中无疑是功过相抵。既展现了电视行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面,让上头的人看见电视台的应急能力。加上今年韶坊的收视率独占鳌头,三期新闻专题被通报表扬,说不定依然可以保住标杆单位的荣誉。

秦逸还在思索这方案有几分利几分弊,这时却响起了敲门声。

回过神,秦逸压着自己做了个深呼吸,沉声说:“进来。”

来的是《飞跃极限》策划部的负责人,名叫韩诚。

韩诚,二流大学出来的,最初进电视台还是劳务派遣的身份,但他踏实努力,两年后考起了事业编,正式入聘电视台。韩诚专业出身,一直在新闻节目里打转,这两年正巧碰上大改革,《飞跃极限》是电视台试水娱乐圈的关键手笔,策划部门实在找不出能担大任的人,领导这才把调他过去。

工作了二十来年,这还是韩诚负责的节目第一次出现纰漏。

“台长,”韩诚进来,发现宋玉风也在,原本挺直的腰杆弓下去,眼神露了怯:“您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