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走到建设厂房这一步,叶蔓要建厂的消息也瞒不住了。

最吃惊的莫过于老师傅家电的众人。

叶蔓看着赵永安说:“赵叔,你考虑吧,是跟我干,还是开维修店。店里其他人也一样,先说好,厂子刚起步,比较困难,工资肯定没你们现在这么高,大家都想清楚,无论什么选择,我都充分尊重大家。”

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炸晕了,心乱如麻,哪还做得了决定。

最后还是钟小琴问出了一个无数人好奇的问题:“叶蔓姐,那厂子建成之后要招人吧?我叔叔可以吗?”

其他几只眼睛也齐刷刷地望了过来。

“肯定要招人,而且会从红星的下岗职工中招。第一批职工优先招双职工家庭,择优录取,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名额,如果厂子效益好,后续会继续招工,如果不好,倒闭了,那自然也就没以后了。”叶蔓先把丑话说在前面。

赵永安不赞同地看着她:“哪有厂子还没开起来,你就先这么咒自己的。别瞎说,叶蔓你这么能干,厂子肯定会红红火火。”

“那就借赵叔吉言了。”叶蔓看了一眼大家,将县里这张大旗扯了出来,“这是我跟县里面的商量出来的招工办法。如果有人问起,你们如实说就是,只要厂子效益好,扩大了生产线,以后招工,厂子都会优先考虑红星人。”

话是这样说,但工作机会只有这么多,下次什么时候谁知道?关系着家庭生计的问题,没人会在这个时候退让。

消息放出去的当天,就不时有人到老师傅来找叶蔓,晚上回家,还有人拎着东西等着叶蔓家门口。甚至有些人知道她跟赵永安关系好,还往赵永安家送东西。

叶蔓真是无奈又心酸。她能理解大家对工作的急迫和焦虑,但现状摆在面前,她也爱莫能助,只能婉拒了他们的东西,跟他们保证会公平公正地招聘职工。有的脸皮薄的,当天就回去了,但有些人干脆哭了起来,诉苦说家里多困难,多不容易等等。

这些关系一般不怎么熟的还好。更让她头痛的是,原来维修部的那些老同事,还有罗会计这样的老熟人找上门,拒绝显得不留情面,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找关系的人会越来越多。

最后叶蔓干脆在老师傅门口贴了一张告示,陈述了第一批招工的原则,另外严禁送礼找关系,再有人找她,一律拉入黑名单,永不录用。

这个告示起了一定的作用,拎着东西找上门的人明显减少了。

但叶蔓实在低估了工作对这时候的人的诱惑力。没人送礼了,但店里时不时地有打扮得干净清爽的年轻男人上门,一会儿询问家里电视机坏了怎么办,一会儿收音机又坏了,但眼睛却直勾勾地瞅着叶蔓,只要她做点什么,就有人帮忙。

她为了避开这些人,干脆去工地监工,看看厂房修建进展。结果也有人给她送水,送水果,献殷勤的年轻帅小伙,甚至在半路拎着东西都有人上前主动表示要帮她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