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两天,梅主任也没闲着,她充分利用自己工作这么多年的人脉和资源,统计好了县里各大厂子的地址,生产的产品,还有厂子主要领导的姓名。

叶蔓到底资历浅,对县里厂子的了解不如梅主任,便说道:“这个梅主任你来定夺就好,咱们听你的安排。不过我建议,第一家厂子选食品厂!”

叶蔓指了指报纸上红星电视机厂后面紧跟着的“长永县食品厂”六个字,解释道:“这是除了咱们厂子外,唯一一个登报的厂子,咱们先找他们,他们答应的几率会比其他厂子更高,有了示范效应,再去找其他厂子也有具体的案例,如此一来,更容易说服其他厂子。”

这会儿虽然处于变革时期,但很多人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哪怕国企改革提了好几年了,不少厂子的干部还是过分在意名声和面子,而上报纸无疑是件极有面子的事。

她们所求也不多,不让食品厂掏真金白银,只是出点产品而已,就能在报纸上出现自己的名字,无疑是诱人的。

梅主任在这个体系内混了十几年,比叶蔓更了解这些领导们的脾性和喜好,听叶蔓这一提马上转过弯来:“小叶说得有道理,咱们今天上午就先拜访食品厂。”

两人将今天的报纸折叠好,放进包里就出发了。

只是到了食品厂毫不意外地吃了闭门羹,因为食品厂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门卫大叔都不知道该带她们去找谁。

梅主任回头征询叶蔓的意见。

叶蔓踢了一下脚边的石子,笑道:“不若找妇委会的干部吧?”

有道理,既然找不到对接人,她们就直接找妇委会,然后再由妇委会的人引荐去见厂领导。

食品厂妇委会的干部是个爽利的大姐,看到梅主任过来,便大声笑道:“哟,什么风把梅主任你吹我这儿来了?听说杨部长给你安排了任务,忙不过来吧?”

梅主任笑呵呵地说:“还好,今天来是向你们道喜的,看咱们妇联搞的活动上了《溪化日报》,等活动正式开始,还会做相关的报道。为了将这个活动搞好,咱们县妇联是花了大力气的,这不,我们厂子里的刘厂长也大力支持,签了承诺书,答应拿出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做奖品。不过光一台电视机哪够啊,这不,我来向于大姐你寻求支持了,你们厂子也出点饼干、面粉什么的呗?”

于大姐明显不想揽这个事,推诿道:“这个你们得找厂子里商量,梅主任你知道的,咱们妇委会没这个权利。”

叶蔓适时地插了一句:“那劳烦于大姐帮咱们给厂子里说说。杨部长说了,活动现场会拉一条红色的横幅,将赞助奖品的单位都印上去,让全县甚至是全市的老百姓都知道,咱们长永县的各大单位是多么的热心,多么支持妇联的工作!”

听到这话,于大姐脸上明显一僵。

这是说今天不答应给东西,到时候横幅上就没他们单位的名字了?到时候报道出来,兄弟单位都在,就他们不在,显得他们抠门,多丢人啊!领导知道了,肯定不待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