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

独孤大人说到做到, 果然上了折子,向皇帝陛下禀明三件事。

一件是说他来到苏州府之后,发现洪内官被杀一案疑点重重, 而他的小妾只是被屈打成招, 并非真正的凶手, 正在全力追查凶手。

二件则是织造府由织造府帐务及查访织工所知,织造府与官府联手压榨织户, 以摊派徭役的形式逼迫织工免费干活,产量高出京中所需数倍高价售卖敛财。目前还未查出参与分钱的各级官员名录,但假以时日定然能全部揪出来。

最后一件则是有关姜不语的,他来到苏州之后偶遇在民间经商的姜不语, 发现她带着幽州军中退下来的老兵开了镖局车马行等店铺, 给手下人以安身之所。因身边人手欠缺便请她及其手下充任护卫, 查帐之后果然惊动四方遇刺,若非姜不语鼎力相护, 恐怕臣早已丢了性命, 再难见到陛下!

他的折子送抵皇帝案头, 皇帝看罢沉思片刻,转而问起独孤玉衡:“爱卿觉得姜不语其人如何?”

独孤玉衡实话实说:“若是抛开性别之见, 姜不语可当得起国之柱石四个字。”

他扳着指头替皇帝数:“大渊立国百年,四邻虎视眈眈,姜不语平定北境, 战功赫赫。况且她虽是女子,但其胸襟开阔寻常男子也不及, 若有她镇守边疆, 陛下可安枕矣。”

六皇子执掌幽州四年, 初初入营也确曾手忙脚乱, 多亏得姜不语出手相助,又暗暗弹压营中将士,这才能让他在幽州大营站稳了脚跟。

后来幽州大营裁军,伤病老兵又成了一大难题,李恪暗中犯愁,还是姜不语派人接手,尽心尽力为手下人谋一条生路,他心中视姜不语如良师诤友,没少在皇帝面前说姜不语的好话,并且暗暗惋惜她爵位被褫夺。

皇帝老迈浑浊的眼神之中泛出一抹精光:“若是朕下一道旨意,恢复姜不语的世子爵位,命她与独孤默一起清查江南官场,不止是织造府的贪渎案,还有历年积欠的盐税茶税,以及农田赋税。以独孤默的缜密严谨与姜不语的胆略,让他二人顺便把江南道的官员都理一理,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