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你父亲是庆和元年的进士?”。

“是,确实是庆和元年的进士,后来考进了翰林院,只是,后来祖父身亡,父亲丁忧回了南京守孝,刚出孝,祖母也随着祖父去了,父亲只能继续守孝,等出孝之时,父亲和母亲去山上寺庙祭拜的时候,遇到大雨,马车跌落山崖”。

“你祖父是太祖时期的举人,父亲是庆和元年的进士,也算得上书香门第,只是运气却不好”。

苏青青不再继续回答,恭敬的等着皇帝的下文。

“苏氏,你可知道这次将你传召过来,所为何事?”。

“大抵是为了臣妇办的那个戏园子的事儿”。

“你倒是聪明,因为你的戏园子,我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吵闹不休,大儿子觉得戏园子让人安于享乐,让京城子弟不思进取,你身为朝廷官员的女眷,还与民争利,甚至,侠以武犯禁,若是人人仗着武功高强,视官府于无物,官家的威严何在,你可有辩解?”皇帝问道。

苏青青想了想,道:“大皇子觉得戏园子不可取的原因大抵有四点,第一点,让京城的子弟们不思进取,第二点,觉得戏园子让人安于享乐,第三点,与民夺利,第四点,侠以武犯禁,藐视官家威亚可对?”。

“差不多是这几样”皇帝道。

“那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点,让京城子弟们不思进取,皇上可知道,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子孙孙有多少?”。

皇帝摇了摇头,“京城中的官员这么多,子又生子,孙又生孙,如何知道,真若算的话,最起码也上万人了”。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众位大人,有谁能保证,自家子孙,所有的子孙都是优秀的,只知道努力上进,这些享乐场所一概不进?”享乐场所一概不进?在这些官员家中,估计没有一个子孙完全不进享乐场所,不管是平时应酬还是自己的一点消遣爱好,首选之地就是这种场合,而不是乖乖回家待着,即使是这些朝堂上的官员,不也经常进出这种场合么。

“不能保证对吗?毕竟每个家族能有那么一两个支撑门楣的子孙也就够了,其他的孩子,只要不惹事,众位大人来说,就满足了,正因为于此,京城中可有不少四处闲逛的公子们,公子们年少气盛,一个不痛快,呵呵,最后,可怜的还是普通的百姓,如今,戏园子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来戏园子打发时间,也没有功夫在外头闲逛了,更有甚者,因为戏园子的票,两个公子原本互相有矛盾的,可是,最后化干戈于玉帛,握手言和了,可见,戏园子还是有好处的”。

“你这是歪理”有大人不服气,开口说道。

“大人,可否容臣妇将四点都解释完,您若是有意见,可以稍后提出,打断别人的话,可不是君子所为”苏青青恭敬且无辜道。

“呵,理由倒是新鲜,你继续说”皇帝瞪了开口的官员一眼,饶有兴趣的让苏青青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