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之日,乔青周边的防备格外严密,确认不会出现半点纰漏。

事实上,所有的流程也的确很顺利,一直到登基的程序走完,乔青同薄太妃坐在正殿上方,本朝文武百官分立两侧,一同接受万朝来贺。

中原主要分为三国,齐国、楚国、越国,三大强国,隐隐有三足鼎立之势。

不过三国相距甚远,又早早签订协议,处在休战期间,共结盟友,维持了表面的邦交。

其余还有若干番邦小国,依附各个大国生存,总体而言,中原境内平和,百姓安居乐业,除了贫富差距过大,奴隶制度尚存,至少乔青暂时没有沦为亡国之君的风险。

这次另外两国都安排了使者过来,还有一些是依附在齐国,年年进贡的番邦小国。说是万朝,实际上也就是临近的十来个国家。

齐王薨逝,太子登基的事情是数日之前便放出去的,时间也是早早定好的。

各国特使捧着礼物,匆匆从境内出发,赶在登基大典这一日前抵达京城,依次向齐王觐见。

宦者特有的尖细嗓音被拖得又长又嘹亮:“宣韩国特使觐见。”

头戴纶巾,身穿绛纱袍的臣子便进殿,屈身行礼:“韩国特使,恭贺齐王登基。”

乔青略一抬袖:“谢贵使贺仪。”

这些特殊大多数十分谦卑,唯唯诺诺,在她这个天子面前抬不起头来。

乔青扫了眼本国使臣,她虽是天子,可到底年轻,名声又差,这些朝臣待她还不如外朝人,一个个态度倨傲,对她是面服心不服。

不过也得亏齐国乃强国,才有说话底气,傲慢的本钱。弱国无外交,这些依附齐国的番邦小国自然不敢肆意妄为。

乔青瞧着这些番邦使臣,又庆幸自己是成了齐国的储君。

接下来基本上就是使臣们重复这句话,乔青重复回礼,完全就是机械对话,流水作业。

一直到后面,楚国和越国这两个大国的特使进殿,乔青才多给了这些人一些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