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页

这三十分钟,黛安娜兰斯概况了“精神意识投射技术”的原理和历史渊源。

一切还是要从黑波辐射带来的晶粒子说起。

为何在同样拥有神经系统的前提下,新人类可以自在地操纵体内的晶粒子,而残人类不可以?

在旧帝国时代,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晶粒子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感应,可以初步猜测它们通过量子纠缠相互作用。

于是如下的假说便出现了:完成了进化的新人类,通过组成脑神经的晶粒子操纵体内其余的晶粒子,使其更不容易失控混乱;进化失败的残人类则没有这个能力。

同时,利用晶粒子感应的技术也蓬勃发展起来。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精神意识投射技术——

试图以晶粒子为载体,将生物的意识进行“投射”,即从原身转移至另一具躯体上。

“你问我,有没有可能用来抢救濒死之人,有没有可能造成失忆的后遗症?”

音频里的黛安娜似乎想了想,然后软软地说:“可能的,不如说用来救人是这个技术的应用目的之一。”

“比如呢,有一位靠现阶段的医学救不回来的病人,我们就可以在病人濒死时将其冷冻,把意识投射至备用身体上。”

“失忆,我觉得可能性也很大。毕竟帝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还不成熟,很有可能在投射时感应不稳定,无法让意识携带那么庞大的信息量。”

“感应不稳定?”音频里又传出姜见明追问的声音,“可以解释一下这个吗?”

“啊,这是因为精神意识投射的技术,本质还是依托于晶粒子之间的感应……你可以想象两个桥墩,分别象征病人的原身和新身体。桥梁架在上面,它是无形的,有任意长,象征晶粒子感应。但如果传递的信息太多,桥梁又不够稳定,当然就垮掉了。”

“同时,”黛安娜补充道,“桥墩之中但凡有一个崩溃,连接也会断掉。比如病人原本的身体支撑不住死亡了,那投射也会消失,意识直接消亡;如果是新身体死亡,那么意识将会被拽回原身内,嗯……也是很大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