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儿郎外放穷县

盛夏的清晨,红彤彤的太阳高悬在长安的天空,散发出强烈的光芒,热气一波一波扑向大地的各个角落。

进入三伏的二伏,昼夜温差不大,干旱了一个多月号称炎都的长安闷热的像个大蒸笼,人们就是里面的面点,被蒸的浑身热气腾腾。

早朝前文武官员聚在殿前议论昨日朝中的大事,今年一、二甲新科进士去向已经尘埃落定。

贺知彬、唐雨状元郎竟是双双去了北寒之地偏僻的穷县当县令。

三位榜眼当中,何阳正去幽州一个版图上很不起眼的县当县令,谢平安在太学府跟着十四位译官学说写外国文字,听说每日只睡两个时辰,还有一位榜眼来自南方,今年四十二岁,被留在了长安太学任博士教学子读者,这是当中安置最好的了。

众所周知北寒之地打了几百年的仗,眼前停战两年,可是郊外李和泉的军队除去正月放假,平素日日操练,跟突厥的仗肯定还是要打得,而且再打便是要血流成河的大战。

众少年金榜题名中了一甲是极美的事,可如今任职都极差,众位官员均心生感慨,无比的同情。

十几位官员围着贺栋、吕方正关切的问道:「贺大人,令孙状元郎何时去往北寒之地?」

「北寒之地过了八月天气就冷了,九月便开始落雪,大雪一直下到明年三月,才迎来春天。贺大人,令孙此番是去吃大苦,请让他多带些冬衣。」

贺栋笑道:「多谢诸位关心,知彬一个月后启程,我家夫人、儿媳妇正在给他准备厚实的冬服。」

「吕大人,您的长子去北寒之地任县令,您的二子在何处任职?」

吕方正淡然道:「照赵今年十岁,还是个稚儿,年纪太轻,陛下派他去太学当助教,叫他多读书磨磨性子。」

强烈的太阳光普照大地,天气炎热干燥。

南郊护国寺前面的皂河。河岸两旁蝉鸣声声,来自附近村子的近百名孩童光着屁股跳到河水里嬉水消暑。

谢平康、谢平泰、何阳浩、李秦、李青、李城一头扎进清澈清凉的皂河水里,很快双手各抓着一尾鱼游出水面,往岸边抛去。

何屠夫、李万清笑眯眯提着竹篓在岸上拣鱼。

何屠夫掂着渐沉的竹篓,道:「李叔,两大学士回家族探望,停了几日课,这群细伢子玩疯了。今个两大学士回来,后个授课,细伢子明个就别出来玩,好好收收心。」

李万清白发已长出半寸,天气炎热便不带帽子,笑道:「你跟我说没有用,娃娃们不听我的,你得跟小玲珑说去。」

半个时辰后,两大人带着六个孩子、两个装满河鱼重达百斤的竹篓返回福乐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