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科举文里做考官 辛宸 1485 字 2022-10-07

他们都忘了, 靖康之耻中,固然有被擒受辱的徽钦二宗, 可更多的是被掳去的妇人和少女。那些昔日的妃嫔贵妇, 闺阁千金, 小家碧玉, 一个个都沦为金人的奴隶, 受尽凌辱不说, 还被发配给最低贱的奴隶为妻为奴, 为娼为妓。

那种耻辱和痛苦,让她们每一天, 每一时, 每一刻都生活在无尽的折磨中。

所以才有人建议女子为守贞尽节自尽, 以免再遭受痛苦, 还给自己和家族带来更多的耻辱。

那些活着的人说这些话时,从未亲自真正面临过那种生死荣辱间的抉择,所谓一死全节很容易, 忍辱偷生才是真的千难万难。那些活着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家人, 能支撑她们活下去的念头, 难道真的仅仅是活着?

有亲人,有家人,有心心念念的牵挂时, 女人的韧性比男人强千万倍,所以她们才能在最艰难最困苦的环境下挣扎着活下来,挣出一个家,一个族,一个传承。

没有她们,哪来的传承与世家?

然而付出血肉与生命的是她们,享受荣光的却不是她们,她们只是失败者抵押的战利品,是胜利者践踏下的奴隶。

甚至就连她们的家人,在南方安定后,为她们立下衣冠冢,都不敢承认她们的存在。

因为,那是耻辱。

方靖远之前不曾想到这一点,因为在他出生开始,这一页已经被揭过去,他在这里的生活中人人讳莫如深,而21世纪的历史中只是一笔带过,他本就不是文科生,对历史了解不够深入,顶多算看了点跟战争有关的记录,从未注意过这些战后被俘虏的女子的结局。

这些,对他而说,完全是盲点。

若不是杜十娘提起,他还真不知道,那边仍有些女子艰难活着。这里仍有人在等着她们回家,哪怕能去替她们收敛尸骨,带她们回乡安葬也好,总不至于让她们至死仍是孤魂野鬼,流散异国他乡,无人供奉。

他没想到的,杜十娘一提起来,才让他发现,原来他自以为的努力,以为帮助了十娘她们这些“可怜”的女子,其实在她们自己,也从来不曾放弃过,甚至还想为更多比她们遭遇更惨的女子伸出援手。

去td商女不知亡国恨,真正恬不知耻还有脸去议和叫爸爸送银子的,是谁?

动辄把罪名扣到女子身上,就能心安理得的继续去讲什么礼义廉耻了?

“十娘,你且容我仔细打算,有些事我也不是很清楚,得问过幼安兄和阿璃他们,才能做出个详细的计划来,好生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