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青门引 第三十八章 朝天阙

获得师父许可后,魏颉将父亲魏魁传授给自己的那套《大漠星辰诀》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众师弟。

此剑诀分为“黄沙遮天式”和“九星曜日式”两部分。

黄沙遮天,气势无边。

九星曜日,精巧细腻。

两部分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巽风宫的剑法向来注重内功的底蕴积累,招式往往千变万化,包含许多从别门别派中借鉴过来的高深技巧。

一众敬字辈弟子在学了上乘剑术“大漠星辰诀”后,实战水平个个突飞猛进,那些原本对魏颉心怀不满的人,也都渐渐认可了这名新晋的大师兄。

更有几个辈分更低的小师弟,甘愿自掏腰包,跑去山脚下买酒来请大师兄喝。

魏颉在山上待得本就嘴巴淡出鸟来,对于此时的他而言,一壶酒那是比一桶金子还要来得珍贵。

长公主山每每到了傍晚,东边天空总飘有一片漫无边际的紫色云霞,据师父鹤寿子称,此霞名为“东来紫气”,乃是道门祥瑞的极好象征。

魏颉每日教完师弟们剑术后,便会一人来到独居的院子里。

在满天紫霞之下。

练习“御剑术”。

剑仙李太清撰写在那张羊皮卷轴上面的御剑法门,早已无比清楚的印刻在了魏颉的脑子里,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起初,他依照卷轴法门,靠着体内的本命真气御动飞剑,往往仅让冰塞川和雪满山悬停在半空中一小会儿,整个人就要累得几近虚脱。

之后情况慢慢好转,每次御剑所需的真气不断减少,飞剑悬停的时间逐渐变长了。

想必要不了多久,魏颉即可与两柄飞剑结成“共生契约”,无须半分真气亦可轻松御使它们。

真正做到《蜀道御剑歌》里开头的那一句玄语——

“飞剑本通灵,御之何须气?共结相生约,逍遥天地间。”

御剑能力稳步提高,固然令人欣喜,但其背后的代价却也是不小的。

在尚未正式结成契约之前,每御一次剑,就要用御剑者的鲜血在地上画一张“血箓”。

血箓的图案甚是复杂,所需的人体血量自然也不少。

再加上魏颉每隔三天便要用自己大量的新鲜血液,来滋养那柄最高红等品质的“血灵剑胚”。

飞剑,外加剑胚。

魏颉好几次差点因贫血而昏厥在地。

成为敬字辈同门的大师兄后,转眼又过去了一个半月,魏颉终于完成了所谓的“百日喂剑”,成功令血灵“认主”。

他曾在书生杨春的那本《六月飞雪集》上读到过一首名为《满江红感怀》的边塞词,其中有一段:

“落剑耻,犹未雪。

六城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少咸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狼蛮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魏颉看着手中那柄已然将自己认作主人了的血灵剑,忽然间豪情填膺,朗声说道:“此剑,就名‘朝天阙’!”

又过去三天。

到了两宗武比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