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页

临春府和宁暨府的事传到京城不是一天两天,要是早有线索,皇上必定会有所反应,可直到现在皇上都没有反应,可见确实没有人知道临春府和宁暨府易主之后,如今的主子到底是哪一方势力。

皇上一直盯着官员们,见没有一个人说话,心火上来,又咳嗽了两人。

可即便如此,依然没有人说话。

“怎么?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都回答不出来?朕问了究竟是哪一方势力占有的宁暨府和临春府吗?若是再无人作答,朕要你们这些人也全无用处!”皇上的身体微微前倾,浑浊的目光扫过众人,一一在某些人身上定住,然后慢慢移开。

直到再次扫过其中一人时,对方终于顶不住出了列。

“皇上……回皇上,有关宁暨府和临春府之事,臣以为应当派武将前去威慑,此次宁暨府易主,广安王与戚固戚将军都被擒获,可见对方早有预谋,若不能用武力镇压威慑,恐怕很难将两地收回。”

“皇上,臣以为既然对方早有预谋,贸贸然派武将带兵前往,恐怕依然无济于事,或许可以派能言善辩的文官前去交涉,确认对方的要求,再行商议不迟。”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以为还是派武将出马为好。”

“臣……”

……

有了一人说出之后,后面的人接二连三说着自己的想法,仔细看会发现这些官员的分派十分清晰,文官主张让武将去镇压,而武将们则主张让文官去言说,也有主和派的文官赞同先去言说,言说不成可以再商议如何做法。

如果仔细看会发现,那些让武将去镇压的主战派并不是真正对朝廷的武力值有信心,而是不愿意自己亲自出马,最好就是武力镇压之后能将临春府和宁暨府夺回来,至于这其中双方的兵力问题,已经完全被忽视了。

好在这些官员里也有一些聪明人,在听了众多话语之后发表了一些有意义的总结性话语。

“皇上,如今临春府和宁暨府先后失守,两地的守卫也都被对方势力占据,若是贸然出击,恐怕会对朝廷带来极大的影响,或许我们该先了解对方究竟是哪一方势力,再针对势力情况选择进攻的方法。”

就在这时,又有人询问:“要派谁去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