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

田唐之所以过来看祠堂,主要是在考虑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搬去新木屋那边,是不是要把老木屋的学堂也搬过去。

毕竟等以后人多起来之后,这里的学堂可能容不下那么多人。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她脑海里闪过片刻,最终她还是决定留下老学堂。

一方面老学堂本身是一个象征,老学堂里面的学生主要也是刚来田家村的一些人,把学堂安置在这里,大家在一起相处学习,氛围会更好一些。

另一方面她打算把从老学堂升级到新学堂搞成荣誉象征,让所有刚来到田家村的村民都能以此为荣,这样一来,村民们也能更快融入到田家村,确认自己是田家村村民的身份。

老学堂的简陋和破败,跟新学堂的宽敞明亮对比,很容易让人有进步和改变的感觉。

不过老学堂需要再大一些,现在的老学堂容纳下这批人已经很费力,以后人多起来,只会更吃力,倒不如趁着现在田家村的人少,直接将老学堂扩大。

目前田唐手里有一份学堂的图纸,造出来的学堂里会直接包括桌椅板凳,既然是老学堂,就不能跟新学堂一模一样,还是要有更大的差距会好一些,对照现在的老学堂进行修建是最好的。

她索性在交易大厅下了任务,要在原来的祠堂旁边再建一间屋子,大小是原先祠堂小屋的两倍大小,将这间屋子作为老屋这边的学堂使用,然后把原先的学堂腾出来,做成新的安置点。

这时候大部分村民都遵循自给自足的原则生活,对于造房子也有一点手段和能力,田唐的任务下达之后,很快就有村民报名,表示愿意接受任务造房子。

正好现在大家都没什么事,田唐让梅祈同意了大部分人的请求。

造新房子的时候,田唐抽空去了一趟丰收镇,在里正的帮助下,又带了十几个人回来,这批人不算在照顾范围内,也都被暂时留在安置区。

但这些人跟那些流民又不同,他们能被里正特殊对待,在丰收镇上也有一些家底,在安置区住了几天,确认了田家村的情况之后,就立刻向田唐提交申请,想要购买木屋。

这是从白家的人来田家村之后,第二批意愿想要购买木屋的村民。

新木屋的造价是一两多,要是直接选择采购材料,就需要2两,售价3两,田唐可以净赚1两,但对田家村的村民,现在基本都还在倒贴阶段,不说入住木屋前面半年不收费的问题,就算一开始就收费,田唐拿到的也是村民们在田家村干活赚到的那部分资金,而不是造房子的时候,实实在在花出去的银子。

这批村民直接提出想要购买木屋,也给了田唐一个很好的想法。

在现有的木屋数量上,额外加5栋不在排队申请范围内的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