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 盛世来22

看着这些突然冒出来为水泥路说话的人,顾璋有点懵。

都发生了什么?

他应该才是今天这场辩论的主力军才对!这群队友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

顾璋努力回想,水泥路确实是前天才硬化,上路实验,而且昨天是休沐。

所以唯一的答案是……天杀的,这群卷王!!!

就不能好好休息吗?就不能好好睡大觉吗?就不能陪陪孩子,出去吃一吃美食吗?

都是明盛帝带的这个坏头!

顾璋心里暗暗谴责,坚决抵制这种行为,再这样下去,他怕是要在这群卷王衬托下,变成咸鱼一条了。

等这一波人发表完意见,一面倒的风吹了一会儿,把人的反骨吹起来了!

起初有些没反应过来的官员,拧紧了眉心,也开始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窦天工一人分饰两角,先把此路的好处大夸特夸,然后又站到了反对方去:“不过臣觉得也还是要谨慎些,再观察一些时日为好,这种路由软变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若是轻易大量铺设。要是有后患,届时损失怕是不小。”

有大臣率先提出了反对,反对方的火也一下熊熊燃烧起来。

戎景山也出列问道:“此路造价几何?不同车辆在上面速度会有多快?铺设的时候人力消耗多大……”

紧接着有户部的官员也算起来:“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也需要考量,如今农耕大盛,民力投入耕作的回报会不会更高?”

在现在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人力已经开始有些紧张了。

所有事都是要人来做的。

无论士农工商,其实都不能算是国之根本,国之根本永远是人口。

顾璋嘴角上扬,笑容更灿烂了。

许多官员看到他这样笑,忽然觉得后脖颈有点凉,几乎是下意识浮现一个念头:顾瑶光又打什么坏主意呢!

水和泥修成的路?

还是又想休假了?

还是又想祸祸谁了?

想不到!

就顾瑶光那个想法的跳脱劲儿,心都要突突突地跳出来了,也想不到他还能怎么造作?

不过是修个路而已,笑得这么灿烂做什么!

越是想不到,反而越是有点发慌,许多官员如临大敌地看向顾璋,尤其是那些曾经被坑过的。

顾璋撸起袖子参加了这场战斗,把刚刚反对派提出的问题一个个答了,该怼的也怼回去。

一副“这路绝对值得推广,天下第一好”的嚣张式自信。

顾璋其实也不是不知道水泥这玩意的那部分劣势,要是真那么好,他们基地也不会隔一段时间就修修补补了。

但是宣朝的朝会就是这样的风格,尤其是大佬云集的朝会。

从当下的角度看,所有人提出的所有政策,最后是好是坏都是未知的。读史书的都知道,当时觉得再完美的政策,再自信的决

断,几百年后也可能被骂,当时被许多人反对,只是小部分人坚持的政策,几百年后反而可能被夸。反之亦然。

想要让自己的想法能实施,首先就要自己够硬气,你自己都支棱不起来,谁还会信任你?其次就是要说服一帮大佬觉得你行,找出无数论点打败看衰的人。

这事在朝会上吵了五天,这五天不乏官员跑去那条水泥路打卡,最后以顾璋胜利告终。

主要是谁能吵得过他?

说预算,顾璋叭叭叭就给你拉出具体的人力、材料费、工钱……然后又算路修好之后的收益,还给你算能给最底层的百姓创造挣钱的机会。

算得人头昏脑涨,好像有无数个数字显性,哐哐往脑袋上砸过来。根本跟不上啊!

说路本身,顾璋又开始叭叭科学,物理化学地理都扯进来,他还能把自己见过的水泥路的用处都说出来。

明明水泥路都没见着一条真的,还没修一条城城相通的水泥路,但顾璋愣是说得跟真的一样!

大多不懂理科,还有些偏科的文官们:“……”

和场上大佬相比,文理都不太擅长的武将们:“……”

有谁能来收了这个家伙?!

简直是欺负人!

但说不过,队友还一个个都被顾璋给拉到对面阵营,最后一小批负隅顽抗的官员都只能含泪认输。

于是工部开始绘制路线图,每一条路、每个县城连接府城的路都修是不可能的,首先要找出性价比最高,都府与都府相连的路线。

户部也开始配合,要算出这些路的具体预算来。

兵部也积极参与,一群高大威猛的壮汉,成天跑到工部去嚷嚷:“这肯定要修一条!”

生怕工部那些家伙,只考虑百姓民生,没把他们军队的战略部署考虑进去。

调兵遣将的事,还是他们武将最懂!

还有技术学习,材料准备、材料运输、质量验收等等考虑事项,要培训的技术员,顾璋也忙活了好一阵,终于把一切都确定下来!

这些技术员,也有不少是对天工学校感兴趣,慕名到京城来的,好些原本都是无田无家、或者遭遇意外日子过不下去的穷苦人。

走的时候都高高兴兴地说:“都说有天工学子的地方好找活干,果然没骗人,京城真的是什么活都有!”

修路的政令一发出去,看到待遇、伙食等信息,与刚赤府的百姓听到种树的反应一样,都乐坏了。

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除了种田,掌握的其它技能真的很少,这种力气活,是他们最不怕的。

“说是要修路,走起来没有灰尘,下雨也没有泥巴的好路,这活我肯定能干,我盖房子可是一把好手!”

“我也想去,我想挣钱买金家铺子的沙盘模拟打仗的玩具,十二岁的要不要?我可有力气了!”

“等挣了钱,咱家今年养的猪就不整头卖了,自家杀了留一半吃。过年吃杀猪菜好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