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丰收(三合一) 人激动起来竟然比丧尸……

这边有个习俗。

村里收麦的第一刀,要由看起来收成最好的人家来割。

主要是为了讨个好彩头,寓意家家都能有好个收成。

若是没能推选出这个人,就由去年收成最丰的那户人家来割第一刀。

以往这个名头大多由去年第一担任,今年但凡有眼睛的,都能发现顾家地里的麦子,长得更好一些。

“这三树叔家的麦子,看着可真漂亮。”

“那可不,麦粒又多又大,一簇在那里胖乎乎的。”

全村老老少少都在附近,手里拿着镰刀、脖子上挂着汗巾,还有的当场拜拜土地公,希望能沾沾喜气。

“也不知道这一亩地能收成多少?”

就连平日里玩得不见踪影的小孩都换上了破旧的衣服,叽叽喳喳的跟在父母身边。

收麦子的时候,即使是八九岁的小孩,也是要下地捡那些掉落的散麦穗的。

顾璋也在,但是手里没拿小篮子,也没换旧衣服,顾家人都担心他身体,一致决定不让他下地。

他站在人堆里,感受着难得的、浓郁的丰收喜悦,瞧着金黄色的麦穗,风一吹就像是浪花一样滚动。

“小石头,他们怎么看出你家地收成好?我怎么瞧着没什么区别?”虎头提着小篮子,从大人堆里钻过来。

“有甜草没?给我一根呗。”

顾璋从兜里掏出一根递给他,自己也拿出一根,撕开外皮露出白色甜芯后,像是棒棒糖一样含在嘴里。

顾璋目光在周围几片田中来回移动,进行对比。

增加的几十斤粮食,平摊到一亩地里,每平方米连一斤都没有,不打眼,也只有年年种地,天天和粮食打交道的老农能看出差距。

虎头这样还没下地的孩子,当然看不出差别来。

顾璋咬破甜芯,感受到清甜的汁水从甜草中溢出来,眼角微弯,泄出几分笑意,他道:“我也看不出来,爹说我长大就能看出来了。”

虎头连忙点头,仿佛找到了战友,义愤填膺道:“我爹也是这样说的,大人就会糊弄小孩!”

这时,人群中突然传出一道惊呼声,“你们看那边,好像有一株小麦王!比旁边的麦穗大一圈。”

“哪里?”

“什么小麦王?”

“就那边,你们没看到吗?”

一片金黄色的麦穗中,每一株其实都不显眼,平日里谁也不会没事往别家田里看。

没想到今天被眼尖的德贵叔看出来了,德贵叔就是去年收成拔得头筹的人。

他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到顾家这地是怎么伺候出来的,所以今天看得格外仔细,想找找经验。

没想到经验没看到,倒是发现一个“小麦王”

顾璋都被虎头激动的拉到前面:“小石头,我们也去前面看看,小麦王是什么样的,我还没看过呢!”

顾璋:“……”

他能说这小麦就是普通品种吗?

只不过现在这个低得可怜的产量衬托下,一下从底层普通小麦,一跃晋升为“小麦王”

“我看到了!”

“真壮实,一个顶俩。”

“这可太精神了,看起来就跟一群小兵里的将军一样,要是留种之后还能长这么好,可不得了!”

顾老爷子站在地里,挺直了腰杆接受大家羡慕热烈的注视和讨论。

他这辈子,腰杆从来没这么直过!

谁有他这么厉害,能伺候出这样好的麦子?

他甚至恨不得吉时再来的晚一点。

这会儿听到那株小麦被发现了,他笑得见牙不见眼,得意道:“说起来,这株小麦王还是我家小石头发现的,他还老来看。”

顾老爷子此刻觉得,就算明日就去了,这辈子也没有遗憾了。

一圈人灼热的目光,顿时齐刷刷看向人群前方的虎头和顾璋。

虎头兴奋的跳起来,指着那株小麦,就好像是他自己种出了这株麦子一样高兴:“小石头,那是你种出来的麦子吗?就和大将军一样威风!”

企图低调、藏身于幕后的顾璋:“!”

就好像悠哉躲懒、蹲在角落晒太阳的小蘑菇,一下被揪了出来。

顾璋露出天真淳朴的笑容,装傻甩锅道:“都是我爹教我种的。”

德贵叔第一个急切的追问道:“大根,当初发现这株小麦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吗?后来又怎么教小石头照料,才能长这么好的?”

德贵叔是村里种田的老手,不仅经验丰富,而且善于总结经验,看天看气候,什么时候收割下种,不少人都听他的。

如今一股脑把顾大根问懵了。

他被全村这么多双眼睛看着,整个人都呆住了,下意识回答:“也……也没干什么,就这样种呗,大家不都一样吗?”

德贵叔恨铁不成钢,觉得他肯定有没注意到的重要细节,他急切道:“这能一样吗?”

德贵叔德高望重,往年都是顾大根他们去请教他的,这会儿仿佛被学生被老师校考,只觉得脑袋都是空白的。

顾大根傻不愣登道:“这田里又不是屋里,我做了啥,大家不都看着吗?”

众人:!!!

面对顾大根憨厚迷茫的表情,再看看地里的情况,心底忍不住生出一股鬼火,拳头都有点痒痒了。

所以说,你啥也不知道,随手就种出产量这么高的小麦?

所以说,你什么也没教,你家八岁多的小娃娃就能种出小麦王?

还说大家都一样,那他们产量低,难倒就是傻得不会种田吗?

顾璋压住嘴角的弧度,悄悄将自己藏起来。

他爹是有点凡尔赛天赋在身上的,这会儿表情越迷茫,就越让人气得牙痒痒。

“咚——”

恰好此时铜锣被敲响,伴随着悠远绵长的锣鼓声,中气十足的浑厚男高音唱呵道:“吉时到!”

众人表情顿时认真严肃起来。

顾氏族人站在最前方,村里其余小姓人家站在后面,无论男女老幼,都跟着顾方正大声道:

“一刀割麦茬,收麦喜满家。”

……

“百亩收到头,粮食不用愁。”

“镰刀挥不尽,金谷收万斤!”

在地里的顾老爷子,也虔诚的跟念祝词,同时熟练的弯腰,左手拢着一把麦子,右手拿着镰刀手把,将镰刀深入麦秆根部,然后用力一拉。

“刺啦——”

唱词声夹着粮食收获的声音,渐渐传向远方。

不远处。

从县城乘车赶来的燕老和姜武,远远站在后方,听着四面八方传来的洪亮祝词,驻足凝望。

每个村的声音都很洪亮,生怕土地公只听到了其它村的祷词一样。

农民以粮食为天,没有谁不想自己地里能多产出些粮食,更不会在这种时候惜力。

饱含期盼的洪亮合声,如涛涛浪潮奔涌而来,阵阵滚入顾璋心里,他仿佛回到了前世,全基地面对丧尸潮前共同宣誓,谁都不想死。

时空交错,蓬勃的生机冲散了血腥和死气。

“礼成!”

顾老爷子搂了一堆麦上来,开始给人分发,每家几颗麦粒。

这是最后一个环节,每家每户都来沾沾福气,沾了福气寓意着每家都能有同样好的收获。

顾老爷子给了顾璋一把:“小石头你也帮忙发发,早点发完,大伙早点开始收麦子。”

顾璋点头,从另一头开始发。

每个拿到麦粒的人,都忍不住摊开手心,仔细端详起来,有的还搓一搓。

“这还真不一样。”

“比我家的饱满一些。”

顾德贵拿到地里收上来的麦粒,没让顾璋走,蹲下来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小石头啊,爷爷问你点事,你还记得怎么照看那株麦子的吗?”

他记得这些时日,小石头总往地里跑,前些日子不是就因为这个传说他不念书了吗?

他们大人都忙着照看自家田地,小孩子说不定注意到过细节。

旁边人看着手里的麦子,也竖起耳朵来。

顾璋道:“我发现那个麦穗的时候,它就比别的大一圈了。”

众人脸上期盼的光,一下子散了好多。

顾璋话风一转:“不过我有给它带山里的黑土,我看山里黑土上的草都长得老高了。”

虽然没有系统里的有机黑土,但是山里确实有一片土,里面富含永河村土壤里缺失的微量元素,多少会有些改善。

顾大根就在旁边,他显然心情不错,笑容很大,他道:“那些土能干什么,都是小孩子闹着玩的,德贵叔你别当真。”

顾德贵转过头瞪了他一眼:“小石头都比你靠谱。”

等头转回来,严肃略凶的表情顿时又堆满笑容,虽然看起来也并不和蔼就是了。

“小石头你多回忆回忆,等小麦收完了,爷爷请你去家里吃好吃的。”他努力和蔼的哄着。

顾璋点头:“好,我知道了。”

村里产量也稍微增长一点,他家再多一点也就不明显了。

一直是这么少的产量,他的地主收租梦,都感觉没那么舒服了。

大伙都暂时散了。

家家户户都要去忙着收自家地里的小麦。

不过看了顾家的麦子,家家都有些好奇,顾家这几亩地,到底能产多少粮食?

顾璋将最后几粒麦穗粒发完,回头就听见顾大根在向秋娘诉苦,“德贵叔竟然说我不如小石头靠谱!”

“小石头都没下过地。”他的声音里藏着点委屈。

秋娘把他往田里赶:“赶快干活去,哪有跟自家儿子争这个的?”

顾大根顿时心塞了,连秋娘都不站在他这边,难倒他不是秋娘心里最厉害的人吗?

顾璋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眼中泄出的笑意更明显了几分。

他走过去,将田边的镰刀捡起来塞到顾大根手里,毫不吝啬的夸奖道:“爹最厉害了,我做的不都是爹你教的吗?”

是啊,儿子都没种过地,干什么不都是他教的、或者是看着跟他学的?

顾大根毫无防备的就被顾璋带进了沟里,成功接下了“以后小石头说的都是我教的”这口锅。

他此刻完全没意识到,还乐呵呵地揉揉儿子的脑袋:“是啊,我怎么没绕过这个弯!还不都是我教的,嘿嘿。”

“走走走,咱赶紧抓紧时间去收麦子。”顾大根拉起媳妇就走,“我刚刚听德贵叔说,咱家亩产可能有两石!”

全村人都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五月人倍忙,说的就是这抢收的场景。

不过今日的永河村有点不一样,不论是谁家,但凡停下来歇口气,都要念叨下顾家那亩地,还要念叨下那株看起来格外壮实的小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