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页

菜单上又加了不少,木耳和血豆腐。

血试了不少,最后定了鸭血,因为鸭血涮出来最嫩最滑。

火锅店的生意现在也稳定下来了,一天能接待二三十桌客人,两个人过来的,吃个二两多银子,四五六个人过来,吃的就多了,差不多得花五两银子。

现在火锅店一天能赚六十多两,生意慢慢做,招牌打出去,多开几家店,生意不就越来越好了吗。

兴许以后火锅店还能开到南方去。

沈诚去南方没有光顾着倒卖东西,家里做吃食生意,他就分外留意方子,花钱买下来,再让陈氏他们做,做出来味道不差,给食肆添了不少进项,现在都把买方子的钱赚回来了。

食肆赚的是大头,一天能赚一百五十两银子,总而言之,沈家的日子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顾筱把手工坊的铺子买下来了。

花了一万五千两银子,她手头留了两千两银子应急,欠银庄四千两,一年还完,每月还四百两银子。

属实算得上高息,幸好有多宝阁手工坊每月来钱,不然一月四百两银子,还真不上。

不过能在盛京城有个铺子,也算在这儿站住脚了。

周氏现在手里有一万三千多两银子,开春的时候新买的两个庄子都种了粮食棉花。

她想寻摸寻摸再买点地。

田产是家里的产业,留给子孙后代的基业,比什么都强,可天不遂人愿,四月初,沈大郎去谈续租,东家突然就不租了。

这东家以前还总来食肆吃饭,沈家顾着这层关系,收钱就做样子收一点,还给人打包带着,关系处的相当不错。

试探着问也说明年还租给你们,房租还是这么多,不会往上涨。

谁知道今天去问,翻脸不认人,直接说不租了,让他们初十之前把东西收拾好,赶紧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