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页

“放心吧,妥了。”从兜里掏出那装着两百五十块钱的信封递给媳妇, 刘海启的神情间无不得意。

“那就好那就好。”

一听事儿成了,刘海启媳妇一张和气的圆脸上也不禁露出放松的笑意。

她接过信封,打开来美滋滋地数了一遍又一遍,数着数着, 那脸上的笑容就有些淡了。

“三儿前儿个寄了信回来, 说他要在乡下结婚了, 写信来征求咱两意见。”

一听妻子提起三儿子, 刘海启的好脸色就微微淡了, 他略带赌气地问:“结婚对象是那个姑娘?”

“还能有谁?他当年死活闹着要下乡,不就是为了追着那姑娘, 陪她一起吗?”刘海启媳妇叹口气道。

她是不大喜欢那个姑娘的。

不是嫌弃人家那当老师的父亲被下放, 成分不好, 而是看不惯自家儿子为了对方,放弃镇上好好的舒服日子不过, 偏跑去那偏远地区受苦。

他也不想想,他跟着姑娘跑了,是追求自己爱情去了。

但被留下的老父母却要生生受这骨肉分离痛苦, 他们又错做了什么。

“算了吧,他都执着这么多年了,咱就成全他,而且当年三儿说的话也对, 他不下乡,咱家也总得有个孩子下乡,他这个自愿下去的, 总比让其他兄弟姐妹不自愿地离开要好得多。”

从号召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以来,就规定了每家每户必须至少有一个孩子得下乡,独生子女除外。

他们家五个孩子,怎么着都避免不了有人得下乡。

三儿子……

算了。

刘海启不愿再对此说太多,只是叮嘱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