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

林墨竹闻言“噗呲”一声笑了起来,“师傅说他把鸡腿藏到书房里,放了许多天,把书房弄得臭气熏天。又把糖果藏到被子下面,最后化了全沾到被子上,还引来了一屋子的蚂蚁。”

想起信上说的林墨非那些罄竹难书的“罪行”,杨凡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两人说笑了一会,林墨竹想起一件事,问杨凡:“杨大哥,小豆芽出生都三个月了,名字还没取好吗?”

被林墨竹忽然这么一问,杨凡脸上的笑容僵住,有些尴尬的移开视线。见他这副表情,林墨竹哪里还不知道结果?无奈的说:“你都快把整个书房的书都翻一遍了,我看你选的那些名

字都挺好的,也不用太过纠结,其中选一个便是了。”

“那可不行!”杨凡却立马摇头,“我们家小豆芽必须要取一个最适合最好的名字才行!

林墨竹无奈,对他说:“你可别等小豆芽都会说话了,名字还没取好。”

“放心吧,我已经想好了几个特别好的名字,我再想想看哪个最好。”

见杨凡执着的样子,林墨竹摇了摇头,只好随他去了。

进入夏天后气温一天比一天热,夏日炎炎,住在庄子里更觉舒适凉爽。说起来,杨凡他们在庄子里已经住了半年了。现在京城局势稳定,有宁王做靠山,京城里的生意也很顺利,杨凡平时事情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在陪林墨竹和小豆芽。

小孩子长得快,几乎是一天一个样。杨凡他们喂养的精细,三个多月大的小豆芽被养的白白胖胖,特别的可爱。小豆芽还特别爱笑,一逗他就会开心的“嘎嘎”笑个不停,看着特别的讨人喜欢。只要看着他,杨凡和林墨竹就觉得很满足了。

就在六月的一天,柳玉嫣带着官哥竟然来了庄子看望他们,同行的还有齐家的大少爷齐临。双方见了面,齐临就对着杨凡和林墨竹鞠躬行礼,“多谢二位对官哥的救命之恩,请受齐临一拜。”

杨凡连忙上前拖住他的手臂,不让他继续往下拜:“齐公子太客气了,只是举手之劳当不得如此重礼,更何况我们已经收到多次道谢了。”

“于你们可能是举手之劳,但是于我们却是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杨凡和林墨竹还想说什么,一旁柳玉嫣阻止他们,说道:“就让他这个当爹的好好谢谢你们吧。”

听她也这么说,林墨竹无奈道:“你们都道过谢了,何须如此?更何况,现在官哥还是我们的义子。”

“就是,你们这样可就太见外了。”杨凡也附和道。

听他们二人如此说,齐临和柳玉嫣夫妻对视一眼,也只好作罢。见他没再继续,杨凡和林墨竹都松了口气,然后连忙招呼他们坐下。

小孩子忘性大,大半年没见,官哥已经不记得杨凡和林墨竹。从他爹怀里下来后,就紧紧贴着柳玉嫣的腿站着,好奇的打量着两人。林墨竹本就喜欢他,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看到孩子就忍不住心软。看到他这样,就柔声问他:“官哥,要不要和干爹去看看弟弟?”

“弟弟?”官哥歪着脑袋看着他,小脸上一片疑惑懵懂。

柳玉嫣笑着问他:“这是干爹,你不记得了?你天天吃的那些水果,你最爱吃的香蕉,可都是干爹们送的。”

其他不记得,吃的倒是记得很清楚。更何况,虽然杨凡他们人是来庄子上住了,对宁王府上的水果却是没断。等齐临回京,柳玉嫣母子两搬回齐府住,水果也跟着送去了齐府。

听到母亲这么说,官哥抿着嘴对着林墨竹笑,林墨竹伸手牵他也乖乖的给牵。柳玉嫣见状就跟着起身:“我也还没看到小豆芽,走吧,我们去看孩子,让他们两个说会话。”

于是,林墨竹带着柳玉嫣母子进屋看孩子,留杨凡和齐临在客厅里说话。齐临是个性子稳重话少的男人,不过面对深谙谈话技巧的杨凡,两人倒也聊的挺不错。齐临虽然是个武将,但是心思细腻,本就因为官哥的关系对杨凡多一份亲近。交谈过后发现,此人虽是商人,但却品性端正,是个可深交之人。于是态度越发的亲近,两人之间的气氛也越加的融洽。

“我时常听嫣儿说起杨兄和夫人,回京后也听闻不少知味酒楼和知味茶楼之事。杨兄真是巧思妙招,开辟的这种经营模式可谓是独一人,其他人想要复制也困难。”

“齐兄过奖了,这不过是些小伎俩,可比不得你行军打仗,要讲究谋略计策。”杨凡也听闻过这个齐家的大少爷,据说他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可以说是用兵如神。杨凡很佩服这种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铁血军人,齐临又合他脾性,两人越聊越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