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页

刘平捋着胡子,对他点头道:“还算平稳。你也不用太担心,按我给你的那本笔记,多加注意些,就不会有事。”说着,他从药箱里拿出一个白瓷瓶,继续道:“这是我这几日调的安胎丸,若是墨竹不舒服,你就给他服一粒。往后我每旬都会过来请平安脉,要是有急事你就直接去西平药铺。”

杨凡恭敬的接过瓷瓶,感激道:“多谢伯父。”

之后刘平又写了几个药膳方子,嘱咐了需要注意的事项,待他要告辞时杨凡想起一事,就从木架上拿了一个锦盒,递给刘平:“这是晚辈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还请伯父收下。马上就要到中秋佳节,原本晚辈应该带墨竹亲自登门送拜礼,只是墨竹身体不便,只能现在先给您送

上。”

听他这么说,刘平就将礼物接了过去。

“行,你的心意我收下了。”

刘平带着礼物离开,回去的马车上,他打开了锦盒,发现里面放着一本字帖。随手拿出来,看到上面的字迹后,刘平愣住了,居然是一本袁道子的行书字帖。

杨凡早先就想给刘平送礼,只是不知道刘平喜好,一时犹豫不知道要送什么。然后忽然想起那天刘平站在他们屋里的那幅袁道子的字画前许久,就把他收集的这本字帖给翻了出来。杨凡其实对古董没研究,也没多大兴趣,不过这几年为了练字,他就收集了许多名人的字帖、字画。这本袁道子的行书字帖算的上是珍品,送礼也拿得出手。

也算是误打误撞,刘平除了医术外就对这些字画感兴趣,杨凡这礼物送到他心坎上了。也是因为喜欢,所以他也知道这本字帖的珍贵程度。杨凡一出手就是这么贵重的礼物让他很意外,但是一想到这几天听到的关于杨凡的事,就释然了。

中秋佳节将至,在这个团圆的日子,原先杨凡他们本打算在中秋前赶回锦绣山庄,可惜林墨竹意外怀孕,现如今他们只能留在京中过节了。幸好他们彼此在身边,林墨竹肚子里又多了一个,也算是一家团圆了。

自从林墨竹有孕之后,杨凡尽量将工作上的事都推掉了。这次中秋节送礼的事,他也交给各大掌柜,连府里的仆役们发放节礼都交给了管家。只是身处在京城这个权利中心,有些麻烦事总是会自动找上门,这些事管事们可没办法处理。

眼见离中秋节没几天了,京城无论是权贵世家还是平民百姓都在忙着节礼往来的事。杨凡府上也收到了许多人送的节礼,其中就有两份礼让管家胆战心惊,只能稟报杨凡处理。

礼物倒不怎么贵重,但是送礼的人让人头疼。两份礼,一份是大皇子府,还有一份是三皇子府上。杨凡有些无语,这些皇子们怎么一个个就把眼睛盯他身上了呢?

杨凡想了下,写了份礼单,让管家给两个皇子府回一样的礼,至于大皇子送来的请帖上邀请他到府上赏花赏月就免了。处理了回礼的事,杨凡也没太在意这两位皇子。有宁王给他撑腰,暂时这些皇子们还奈何不了他。

很快,就到了中秋节这天。

两个人的团圆节,杨凡并不打算大办,和林墨竹两人一起吃顿丰盛的饭,然后晚上再一起吃月饼赏月,也就算是过节了。

过了中秋节,天气渐凉。这段时间因为照顾的仔细,林墨竹身体很不错,吃的好睡得好,脸上还长了点肉,让杨凡颇有成就感。只是北方气候与南方大不同,没想到入秋后气温会降这么快,一不小心,林墨竹着了凉。

一开始只是鼻涕,但没多久竟发起热。这可把杨凡给急坏了,没做犹豫,立马让人套好马车,然后带着已经有些烧糊涂的林墨竹,直接前往帽儿胡同。

往来了几次,杨凡也知道了刘平的身份。知道他是太医院的院判,平日都要去太医院当值

,只有每旬沐休一日才有空闲。今天他当值并不在家,但是得他衣钵真传的几名弟子却是在府上的。刘平的这几个徒弟会轮流在西平药铺看店,巧的是,今天看铺子的是杨凡第一次来药铺时见到那位年轻人。依旧是一身粗布衣裳打扮,站在柜台后面懒洋洋的拨弄着算盘。

看到他,杨凡赶紧叫道:“刘衡,快给墨竹看看。”

年轻人叫刘衡,他是刘平的三弟子,也是他的独子,现年只有二十岁。虽然年纪小,医术却十分好。听杨凡这么说,他才注意到杨凡怀里横抱着一个人。连忙从柜台后走出来,推开角门对杨凡道:“跟我来。”

依旧是那个小院子,刘衡引着杨凡和林墨竹去了一处厢房,然后对一旁的童子吩咐:“半夏,厚朴,去把我的药箱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