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很快,食物诱人的香味就弥漫在四周的空气中。獐子和野鸡没那么快熟,杨凡和林墨竹两人就先烤着菌菇吃。从獐子身上割下来一点脂肪和菌菇串在一起烤,油脂分泌出香味被肥厚的菌菇吸收,再撒上一点细盐味道就已经非常好吃。

一边吃一边等,头顶的太阳升到当空后,獐子和野鸡汤也好了。杨凡拿干净的匕首将猿子腿上的肉一片片割下来用大片的树叶包好递给林墨竹。林墨竹接过去后,很自然的夹起一块先喂杨凡。

张嘴咬住:“嗯,味道不错~”杨凡满足的哼哼。

林墨竹轻笑,自己吃了一块,果然很好吃,于是又给杨凡喂了一块。在寂静无人的密林深处,除了他们二人再无他人,让人产生一种世界上只有他们两个人的错觉。对彼此的感情似乎也因此跟着升温发酵,甜蜜蜜的互动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香甜起来。

【本章 完】

第六十三章 悲催的杨老板

野鸡菌菇汤鲜美,獐子肉多汁鲜嫩,这顿午饭杨凡和林墨竹吃的很尽兴。一顿饱餐之后,杨凡把洞里的帐篷拿出来搭好。这帐篷经过多次改良,样式和功用已经越来越接近前世杨凡在市面上出售的野营帐篷了,只除了一点——重量。

古代没有那么好的防水材料,只能用油布。油布是棉布刷上熟桐油后制成的,重量自然不会轻。也因此杨凡干脆藏在山里,这样就不用每次都要背上山了。

林墨竹第一次见到帐蓬的时候很惊奇,现在已经可以帮着杨凡把帐篷撑起来了。两人合作将帐篷搭好,放好行李后,杨凡带着林墨竹到附近逛了起来。

夏天的山里植被茂盛,也是菌菇最多的时候,花菇、草菇、松蘑……还有好多两人叫不出名字的。菌菇因味道鲜美,从古至今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只是古人对菌菇的认知有限,不敢大意采摘回来。像抚远县当地的百姓所知能食用的只有花菇、茶树薛和木耳。

杨凡因为以前野外训练的时候有学习过野外能食用的植物,所以认识的更多些。认识刘一正之后,这位吃货神医,对什么能吃什么好吃知道的更多。托他的福,杨凡知道抚远县一带还有两种菌类可以食用,红菇和竹荪。

很多人都知道颜色越艳丽的植物越有毒,红菇因为伞冒是红色而得名,平时大家看到都是绕道而行,但实际上红菇不仅没毒而且营养非常丰富。常食红菇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且味道也非常鲜美。只是因为整个北越国也就赤湖郡才有这种菌类,所以数量并不多。

至于竹荪自古都有“菌中皇后”之称,这个杨凡倒是知道,以前也常吃,只是古人不懂培育,野生的竹荪并不好采集。

得知之后杨凡雇人到抚远县很多荒山去采收红菇,如他所料,加了红菇的汤在酒楼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而且因为当地人不吃红菇,他又存了心机让纪惜言拿红菇炖汤做菜的时候特意不要保留原来样子,所以到现在都没有人看出来。而至于竹荪,他也想过尝试培育,不过一想自己生意就已经够忙,便放弃了。

今天他们的运气不错,不仅沿路采收了许多菌菇包括美味的红链,还在采菇的过程中发现了两窝野鸡蛋。两人不仅将野鸡蛋连窝端了,还把正在附近觅食的两只野鸡也给抓了。杨凡提着挣扎不断的野山鸡,高兴的说:“晚上我们吃叫花鸡。”

林墨竹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所有人都表示疑惑,而看到杨凡的整个操作之后就连大厨纪惜言都觉得惊奇。而相比较叫花鸡奇怪的名字,它的味道是很不错的。只是杨凡第一次做的时候忘记抹调料,而且没熟就打开,所以把大家吓得不轻。

看到林墨竹脸上的笑容,杨凡也想起了第一次失败的实验。不过他脸皮厚,主动清除那段记忆,全然当做从未发生。

两人在林中走了一段路,收获了不少东西。而在回程途中,杨凡还发现了一只在洞口探头的野兔。一般人抓野兔都是堵住洞口,然后找到另外的出口往里灌烟,把兔子熏出来。这方法太麻烦,杨凡直接拉弓瞄准,以他的准头,十之八九都会射中。

又收获了一只肥兔子,两人这一趟出去收获颇丰。杨凡两手提满猎物,咧嘴笑道:“明天的口粮都有了。”

林墨竹也笑眯眯道:“是啊,我又有口福了。”

说完,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便借着道:“对了,杨大哥。我在小溪边上有看到—丛竹叶菜,离我们的营地不远。一会儿我去采一点回来,晚上的汤煮好了放进去烫一下就可以吃了。”

林墨竹所说的竹叶菜就是杨凡所知的空心菜,夏天的时候经常在田间或者溪边能看到,而且一长就是一大片。竹叶菜很嫩,烫一会儿就能熟,味道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