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整个过程就如同林墨竹的心情一样,激动、美好,还有不舍的留恋。

烟花的绽放稍纵即逝,几十个烟花没多久就放完了。小孩子们还舍不得离开,在空地上玩闹了好一会儿才被长辈叫回屋里。

此时已是戌时三刻,年龄小的已经耐不住打起呵欠。林墨竹和往年一样,决定留下来和杨凡一起守夜。只是没过多久他就靠着杨凡打起了瞌睡,最后只迷糊记得听到了不远的寺庙里传来代表新一年的钟声。等他清醒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新的一年不能赖床,无论你睡饱还是没睡够,都只能在彻天响的鞭炮声醒来。林墨竹挣扎着坐起来,眼睛都睁不开。好不容易起床,也给同样迷糊的林墨非穿好新衣裳,一出房门就听到站在院子中的下人恭贺声:“大少爷、小少爷,大吉大利,万福安康。”

大年初一,每个人嘴里都要不停的蹦吉利话,就算是话还说不利索的林墨非也在大人们不停的教导下,也能蹦出像“吉祥”、“发财”等字眼。

林墨竹抱着被包成球的林墨非,面带笑容的对大伙回道:“大吉大利。”

新年的气氛很浓郁,山庄里门窗上都贴在红彤彤的对联和窗花,一整天都不能熄灭的蜡烛和红灯笼,供奉着神明的香火,地上还有鞭炮燃放后留下的纸屑。

迎面而来的每个人,嘴上都说着祝福的话语,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

大年初一访亲友,只是林家兄弟和杨凡在这里都已经没有亲人,朋友倒是有些。纪惜言和母亲很早就来拜访他们,没多久,裴宁远也来了。坐下一起喝喝茶,吃着瓜果聊会儿天,时间也过得很快。

抚远县当地习俗,大年初二要祭拜先祖。山庄里的管事早已安排好,一早起来就忙开了。初三初四逛庙会,离山庄不远就有个龙泉寺,每年这个时间都会举办庙会,很是热闹。

龙泉寺的庙会上有众多的表演,杂耍、戏剧、舞蹈……还有一些佛教活动。几乎大半个抚远县的百姓都会来参加,非常的热闹。

举办庙会的钱一部分是抚远县县衙出的,大部分则是由当地富商们筹集的。作为出资人之一,杨凡每年这时候都会收到龙泉寺送来的斋菜。

除了热闹的庙会,抚远县百姓会在大年初六这天到庙里上香。作为抚远县最大的寺庙之一,龙泉寺这天要接待上万名的香客。这个人数杨凡这个已经习惯大都市生活的现代人来说,很少。但是对于人口总数才五六万的抚远县来说,那是相当的庞大。

林墨竹在这天会早起沐浴更衣,然后带着香烛到庙里烧香。作为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林墨竹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希望一家人都能得到神明的保佑,可以一生安康喜乐,无病无灾。

锦绣山庄和龙泉寺离得很近,站在山庄门口遥望,还能隐隐看到寺庙的轮廓。听到寺中传来的悠扬钟声,杨凡放下手中的笔,不由注目朝寺庙的方向望去。

他原本是无神论者,但亲身体验了穿越时空,让杨凡觉得或许这个时空是真的存在神明。不过这并不会影响他的立场,以他的性格,这辈子估计都不可能成为信徒。

傍晚,上完香回来的林墨竹,给家里的每个人带了一个平安符。杨凡笑着让他给自己挂在脖子上,至于去年求的那张,则被他小心的收到盒子里。

小小的一枚符,寄托的是林墨竹对家人的关心。即使杨凡不信佛,也会非常珍惜。

【本章 完】

第三十—章 坦白

古代的年要过了元宵才算完,有的地方甚至要过到二月二龙抬头。和现代不一样的是,这里过年有很多的讲究。在进入腊月之后家家户户就会开始准备年货,基本上整个年需要的所有东西都买了个齐全。所以过年期间大家几乎都不会去商铺里买东西,也很少去酒楼里吃饭。所以杨凡干脆给员工们放了个长假,所有铺子都是过完元宵再开业。

纪惜言作为知味酒楼的大厨,也拥有这个福利。只是他没什么朋友,除了将他们母子赶出家门的纪家外,也没有任何亲人。而且因为雌男这个尴尬的身份,他也不能任意与人交往,平时和邻居走动都不多。所以这个年,纪家过得稍显冷清了些

林墨竹有心想要约他一起出来玩,但是顾忌纪母,最后都只能作罢。大年初十这天,杨凡在山庄宴请生意上的伙伴,林墨竹也终于有了借口,以“需要纪惜言掌勺”的名义邀请了纪惜言到山庄。

纪惜言坐上来接他的马车,一路到了山庄门口。只不过管事没有带他去厨房,而是直接带他去了林墨竹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