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

因他生病,几个小孩每天都会省一点吃的给他送来。只是吴青河的身体越来越差,两天前就开始昏迷。见他出气多进气少,一副油尽灯枯的模样,几个小孩都急哭了。

可是他们没钱给吴青河买药,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越来越虚弱。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杨凡出现了。

杨凡听小孩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了缘由,心中对吴育河挺欣赏的。

几个小孩对吴青河非常感激,真心实意的希望他能好起来。或许是他们的祈祷起了作用,灌了两天的药,吴青河竟醒了。又休养了十多天,他也能下床走动。

在吴青河养病的期间,杨凡对三儿、吴二柱和刘大福进行了简单的培训。

这三个孩子,一个十三岁,两个十岁,都是半大的小子。因为长期吃不饱,营养不良,长得瘦瘦弱弱的。让他们三个负责整个酒楼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杨凡叫上了田大壮和春花、秋月两丫头。最后被林墨竹知道后,坚定要求也加入。

于是这么多人,暂时解决了酒楼人手的问题。

培训四五天的时间,酒楼装修完毕,桌椅也都到位,可以开业了。于是杨凡便紧锣密鼓的告知全抚远县,“知味酒楼”开业了!

“知味酒楼”这个名字是杨凡花了三天的时间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又花了钱请人题字做成了牌匾。

酒楼开业前,杨凡故伎重演,让三儿几个敲着锣全县城通知开业优惠活动消息

开业第一天,全部打五折优惠。

凑热闹的,爱占小便宜的抚远县百姓闻风而动。在“知味酒楼”开业这天,挤爆了这座小酒楼。

说实话,刚开始看热闹的人居多,真正抱着试一试想法的很少。

来这个世界四五个月,又因为想开火锅店,所以有特意去调查过。因此杨凡对这里的饮食业颇为了解。

在抚远县整个县城,大酒楼只有裴宁远开的雅客居。其他还有两家小酒楼,剩下的只能算是小食肆,卖的食物很单一。二三十平的小店,菜单上能有十道菜的都算多了。

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人口稀少,而是贫穷。

在北越国,绝大部分的城镇都是这样,甚至很多还不如抚远县。普通百姓只能依靠富人而活,大部分的人平日里吃穿用度都要省着花,又哪里有闲钱去下馆子?

而酒楼的东西好吃是好吃,但是价格摆在那。家里稍微富裕点的,偶尔还能去吃一两次。能经常下馆子的,那都是些有钱人。

至于酒楼的东西贵,那也是有原因的。房租、人工,这是成本之一。还有就是烹饪的方式费钱。

普通百姓买块肉都不容易,最多也就是放点盐、酱油焖一焖就得了。而酒楼里的大厨,简单的红烧肉,里面要放酒、糖以及香料。这些都很贵,因此一道红烧肉的价格自然也就贵。

所以即使杨凡在开业这天给了五折的优惠,刚开始来吃饭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但是等一股诱人的香味飘出来后,很多看热闹的人就忍不住了。

等吃过的人出来后,更是对知味酒楼的各种奇特之处以及美味的火锅赞不绝口,当下许多人就抱着尝试的想法跟着也进去了。等到了中午饭点的时候,整个酒楼上下两层便爆满了。

吃过的人纷纷竖拇指称赞,于是不到一天的时间,知味酒楼再一次在抚远县杨名。

三天之后,整个抚远县,从三岁小儿到八十岁老人,没有人不知道知味酒楼。

要说起这家酒楼的不同之处,每个去过的人都能如数家珍。

首先,这家酒楼从老板到伙计,都穿着统一的服饰。整洁的灰蓝色短打,外面罩着一个有些奇怪的深蓝色外衫,上面绣着“知味酒楼”四个大字。虽然有些奇怪,但是看着干干净净又整齐划一的,食客心里就觉得很舒服。

脸上堆着笑容的小二将客人迎进酒楼,带到座位上。进入酒楼之后你会发现里面许多东西都很新奇,比如雪白干净的墙壁、中间有一个洞的奇怪圆桌、套着同样湛蓝色套子坐上去又软又舒服的椅子,以及店小二递上来画着各种彩色图案的“菜单,,。

知味酒楼卖的吃食只有一样,那就是火锅。这个东西,绝大多数的抚远县人都没听说过。圆桌中间的洞里放着火炉,上面架着一口铜锅。据店小二热情介绍,铜锅里的汤是秘制的,香味四溢,非常诱人。

当然,光喝汤可不行。菜单上画着各色栩栩如生的菜品,有荤有素,但无论荤素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生的。而食客要自己将生的食材放进锅中烫熟,然后蘸着酱汁吃。

切的薄薄的羊肉片、圆滚滚的肉丸、白花花的豆腐、新鲜的河奸v泡发后切成片的笋干香菇等干菜、新鲜的萝卜白菜土豆片……林林总总二十多样,一份一碟,各种价位任你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