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想到了新的idea,杨凡想心情顿时变好。见大伙儿吃的也差不多了,便掏出一把红包给大伙儿发压岁钱。

古代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五及笄,也就是说男子二十岁成年,女子十五岁成年。全家上下,除了刘大、张氏和杨凡,其他人都是未成年人。杨凡便一人给了一个。

至于刘大和张氏也有红包,不过他们的不是压岁钱而是“年终奖”。不仅他们两个,商行的两个伙计也有。

不过这只是讨个吉利而已,杨凡也不想做的太打眼,所以除了林家两兄弟,其他人的红包里面都只有六十六个铜板,鼓鼓囊囊的一大包。收到的人还是非常开心的。

于是一个个欢欢喜喜的拿了红包收起来,然后围在一起烤着火守岁。

古时除夕夜有守岁的习俗。据说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在北越国的习俗里,除夕夜也一样要守岁。不过小孩子精力有限,可顶不到夜半时分,特别是林墨非,这还没挨到亥时就哈欠连连了。

虽说是习俗,但也不是一定要跟着熬到那么晚。所以杨凡见大伙儿犯困,便让他们都去睡了。

林墨竹先抱着小墨非回了房,哄他睡下后就出来陪杨凡。杨凡劝了两次,见小孩坚持也就随了他。

等到了亥时三刻,也就是晚上十点左右,几个小的都熬不住回房睡了。饭厅里只剩下刘大夫妻、杨凡和林墨竹。

张氏按杨凡的要求在火炉上放了一锅汤,砸开的猪骨头,加点姜,就这么熬着。边上是张氏包好的一板饺子,饿了就下点饺子,再配上一碗热乎乎的猪骨汤。

看着锅里翻滚的猪骨汤,随着时间流逝,汤也变得浓白,肉香四溢。放点盐就可以盛出来喝,味道鲜香美味。一碗热乎乎的汤喝下肚,顿时整个人都暖了起来。

喝着汤,杨凡忽然想念起火锅来。

自从回国工作后,一到冬天,朋友一起吃饭都喜欢去吃火锅。有一次陆飞带他去朋友家吃饭,那家的女主人厨艺很好,给大伙儿做了一桌的菜,还准备了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