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橙暗骂自己大意,让你没事瞎仿“山海经”。眼一闭心一横,现编:“家兄教着读过两本书。”

只读过就能说出这番话,这丫头天资不错。郑主簿解了惑,便问正事:“此物从何得来?产量如何?”

“从一游方货郎处买来。产量据说高,味道极佳。”江橙也不能保证产量高,只能借那货郎的名头。

郑主簿闻言面不改色,心里却不以为然,说不定是拿些乱七八糟的种子骗人。这种骗局他在县里听的见的都不少。不过不是还有几样么,反正雨还未停,不妨听听看是什么东西。

“别的呢?”

“还有一种名辣椒,大小若手指,通体红色,味辣,可作调料。

最后一种红薯,是小女在山中偶然发现的,颜色带红,大小约三寸,生食甘甜,煮熟软糯香甜,产量高。如今家中已育苗载种,只待年末结出红薯。”

郑主簿听到最后,对那红薯大感兴趣,忍不住问了几个小问题,诸如红薯吃了有无不适,红薯能长多高,红薯那么大其植株占地多大?

江橙一一回答。

在听了是同蒜一样结在地下后郑主簿恍然大悟,又问:“你们是第一次种吗?种了多少?”

“回先生的话,今年是第一次种。共种九十余株。”江橙依旧低头作答。

九十余株!郑主簿心底掀起来波涛,照这江家姑娘方才所言,一株能结四五个果,个约三寸,那九十株能结多少?若家家都有,那可是……

就算口味不佳,但只要能果腹,推广开来,大政绩是小事,天下能少多少饿殍?

想到这些,郑主簿声音里带了几分急切:“江姑娘,可否允我等去贵府见见那红薯?”

江橙自然不会拒绝,她想要推广新作物,必然得由官府出面。于是笑吟吟的答应:“荣幸之至!”

恰巧雨已停了,郑主簿迫不及待的要求启程。

江橙瞧着二叔激动的神色,索性让娘灭了火,关了铺子,把一些已做好的熟食带上,搭上郑主簿一行人的马车回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