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最是疼爱这个女儿,自然是整日里哄着劝着。可郡主就是不乐意,气得摔了好些名贵碗碟。

“母亲你是没看到她那小人得志的嘴脸,我都拿着证据了,那条男人的腰带便是最好的证据。可我摆到她面前她竟是不认。不仅不认还阴阳怪气地问我从哪儿弄来条男人的腰带,仿佛与人私相授受的是女儿我。你说我怎咽得下这口气。”

王妃恨铁不成钢地叹口气,点了点自己女儿的额头:“你啊做事当真不动心思。都说抓贼抓赃,一条腰带能说明得了什么。你那日没有当众揭破她在府中跟人私会,过后便是有十条百条腰带也赖不到她身上。听娘一句劝,你是金枝玉叶何苦跟她一个野种斗气,平白跌了身份。”

“那不成,我得找爹爹去,我得让他替我撑腰,好好教训教训那个姓阮的。”

王妃赶紧拉住她:“你现在别去,你爹最近在忙大事,你可别拿这些小事去烦他。等过了这些日子,你想怎样都行。”

若此大事当真能成,到时候她夫君成了九五至尊,她便是国母,而清容也会成为嫡公主,到时候莫说一个小小的阮筝,便是长公主也不过就是她随便可以踩死的蚂蚁罢了。

清容郡主见母亲神色有异,也吓得不敢再提去找父亲的事情。可她到底有点气不过,只得小声嘀咕:“凭什么她这般大出风头,我听说太后娘娘竟还要召见她。”

-

慈宁宫内,郑太后正让嬷嬷替她揉肩,自个儿手里则拿着一幅美人肖像图在那儿细细品着。

她今年还未到三十,正是容颜姣好之时。但因生的儿子小小年纪登了帝位,她便也成了这世上最最尊贵的女人。

只是这尊贵是旁人给的,她虽接了却日日捧在掌中胆战心惊,颇有些消受不起的样子。

她将美人图往心腹嬷嬷跟前一递:“便是这个女子,富平侯家的长女,说是叫筝儿的,你瞧着她可是个有福气的?”

嬷嬷手里力道不减,嘴中恭维着:“娘娘看中的自然是极好的,听说这阮姑娘人品贵重,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奴婢瞧着这画里模样也是极好。”

“这些都是次要的,最最要紧的是她是富平侯和长公主的女儿,这才是最要紧的。”

从住进这慈宁宫的第一日起,郑太后便每日都在想着如何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虽说那人当年大手一挥,便将这唾手可得的宝座让给了她的儿子。可她心里清楚,她的儿子不过是个傀儡。整个大邺如今都属于那个叫封瀛的男人,他才是这个国家真正说一不二的帝王。

想到这里她又问嬷嬷:“西北那边消息如何,摄政王还没有消息?”

“虽说还没打听到准确的消息,但奴婢瞧着多半是无事的。西北边境太平,何黄两位大将军领兵有方,军中丝毫未乱。这两位都是摄政王的心腹,若他当真出了事他们如何坐得住。所以多半是无事的。”

“既是无事,为何一直不见他现身。他究竟想做什么?”

嬷嬷一时语塞答不上来。论宫廷争斗她自是一把好手,但要说到朝堂风云她便当真一无所知了。那格局太大,摄政王的心思也太深,她一介深宫奴婢哪里想得明白。

别说她想不明白,就是郑太后也不明白。

想到这里她便劝对方:“您既喜欢阮姑娘,不如把她叫进宫来好好相看一番。”

“我自是要看的,只是她与汲儿到底算是甥舅关系,虽是年纪相仿可却差了一辈。若是真立她为后,只怕会叫人说嘴。”

嬷嬷笑了:“娘娘想岔了,皇上的事儿底下谁人敢议论,天家之事与百姓家不同,自然规矩也是不同的。”

说白了什么律法什么人伦那都是小老百姓守的,至于皇帝,那便只有利益当先。

郑太后被她劝得明白了几分,倦怠地扶额道:“成吧,那便叫她进宫一趟吧。”

-

阮筝用完晚膳有些疲倦,原本想看一本新出的话本来着,翻了两页却觉得有些无聊,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子坐在那儿吹风。

不知怎的,在接到要入宫的消息后,她的情绪便有了些起伏。起初自是极高兴,过后又有些忐忑,再然后便是提不起精神。

她小的时候也曾入宫过几次,对那几次的印象便是宫门深似海,内里虽大却毫无人气,是个极不讨人喜欢的存在。那会儿是建和帝当政,太后长得颇为慈眉善目,可那充满笑意的眼神里却透着凌厉之气,阮筝只看了一眼便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她不喜欢皇宫,也不喜欢见太后,一想到皇宫便会想到皇帝,还有那个在梦里折腾得她死去活来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