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一段时间不运动身体就懈怠了。再捡起来能要半条命。

翌日清晨,天蒙蒙亮,张跃民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往兜里塞个布袋子就去跑步。

五公里回来,布袋掏出来,张跃民去买菜。

最初张跃民一个大小伙子买菜,街坊四邻还会调侃几句。

日久天长,街坊四邻习惯了,来来走走的菜贩子们依然没习惯。

给张跃民称好菜,等他走远就忍不住跟买菜的人说:“这个张老师,大学老师居然也能来买菜。这在我们老家简直不可能。”

“那是因为你们老家没有大学老师。”买菜的街坊接道。

菜贩子想想:“也对。都是一些大老粗,啥都不懂还穷讲究。”

“因为啥都不懂,只能从别的方便找补。如果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缺,反而不在乎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小贩觉得很有道理,“我啥时候才能像张老师那样啊。”

“比你老家的人有钱,又觉得自己的钱远远不够用的时候,就懒得炫耀讲究了。”街坊说起张跃民,不由地想起两个小不点,“说来也怪。张老师一个大人能做到这点正常。他们家那俩孩子居然也不在乎。”

小贩好奇地问:“比如?”

“人家有钱的都给孩子弄外国名牌,他们家俩孩子从小到大穿的都是国货,也没听说俩孩子嫌弃。”

那是因为这周围最有钱的也没梁好运有钱。

大人没在家说过,瞧瞧张老师他们家的孩子,穿的什么玩意。小孩子也想不起来跟俩孩子攀比。

无人攀比,俩小孩裹着床带也觉得很美。可周围没有,不等于幼儿园大班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