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以前赵新宇不知道挣钱难,每次过去是逮住啥拿啥。前年张跃民给他介绍个兼职,去年一年才弄几万块钱,赵新宇年底再陪他妈进市场,就觉得那市场抢钱。

梁好运:“不是。不过跟那边差不多。保栓叔年前去南边,那边模具厂的老板让保栓叔捎来的。冰箱里有好几斤,喜欢吃走的时候拿点。”

“你们吃啥?”

张奶奶道:“堂屋里还有一箱子。给我们两箱子,得有二十斤。这个橘子好吃,皮薄无籽还特别甜。好运,这东西做罐头好。”

梁好运笑了:“奶奶,从那边运过来赚的都不够运费。”

“这样啊。”张奶奶可惜,“咱们这边不能种?”

这个张爷爷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张奶奶还是知道淮河的,“南方真好,冬天不冷,夏天没咱们这边热,还有那么多水果。像什么荔枝啊,芒果啊。电视上说他们那边都吃不完。咱们想吃都不知道去哪儿买。”

赵新宇道:“荔枝熟了我给你买。”

张奶奶摆手:“那东西娇贵,到了咱们这边就不好吃了。死贵死贵,不值得。”

赵新宇看张跃民。

张跃民点头:“哪天你嫂子有空,让她打飞的去买。弄个七八箱。”

“我看你想流鼻血。”梁好运瞥一眼他。

赵新宇:“还上火?那那个谁,怎么说日啖荔枝三百颗?”

“自我安慰。虽然我被贬到岭南,可是我有荔枝,想吃多少吃多少,你们就羡慕吧。”张跃民道。

张奶奶:“你们说谁呢?”

“一个诗人。”梁好运道:“奶奶别吃了,回头拉肚子。”